提到商品周期,尤其是在大宗商品大涨的周期顶点,我们很容易想起一个著名的报告,叫做《增长的极限》。这是罗马俱乐部于 1972 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罗马俱乐部成立于 1968 年,来自 10 个国家的约 30 位学者和科学家聚集在罗马,讨论当时和未来人类的困境。
这个报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故而罗马俱乐部得出结论,因为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所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和熊彼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的看法是不同的。熊彼特认为资源紧缺,物价大涨的经济衰退期,正是创新高涨的时候。而罗马俱乐部则认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攀越的天花板。不过尽管罗马俱乐部的声音在随后的电子产业爆发的科技浪潮里越来越微弱,但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胃口大开,罗马俱乐部的资源枯竭论的声音,还是经常回荡的。
这使我想起了儒勒凡尔纳 100 年前在《神秘岛》上的一段对话,新闻记者史佩莱问小说里无所不能的「大神级」人物工程师史密斯:
「你预言所有那些工商业都会不断发展,可是它们会不会迟早有一天要发生完全停滞的危机呢?」
「停滞!为什么?」
「因为缺少煤,说句公道话,煤是最宝贵的矿产。」 「因为没有煤就没有机器,没有机器就没有火车、轮船、工厂以及文明时代不可缺少的一切东西!」
「总有一天煤会烧完的,你不能否认吧?」
史密斯的回答是「欧洲的煤矿很快都要使用新机器开采了,可是等欧洲煤矿开采完毕以后,美洲和澳洲的煤矿还可以维持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工业消耗。」
「至少可以维持二百五十年到三百年。」
「他们用什么来代替煤呢?」
「水。」史密斯答道。
「我相信,等煤用完了以后,我们就要用水来取得热能和温暖了。水就是将来的煤。」
100 多年前的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通过工程师史密斯之口,向我们预言了人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