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多年来主导经济、同时也是投资的最大事件是互联网的崛起与称霸,所以在写到经济成长的时候,有必要把互联网的成长单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在我们这里有两个版本,第一版出版于他退休后,大概是 1990 年的样子,后来这本书大获成功,于是有在出版的时候加了个千禧版序言,也就是千禧版。不用说,恰逢互联网泡沫白热化的时候,千禧版序言里提到的都是互联网的事情。

[图片 1]
彼得·林奇
和很多传统的投资者一样,彼得林奇自称自己是技术恐惧者(technophobic),不用说,他完全错过了互联网的投资机遇。他的个人的经验表明,一个投资者要想获得成功并不需要赶潮流,巴菲特从来不会购买自己不了解其业务的公司股票,他也同样如此。他不会上网,从不在网上冲浪或者在网上聊天,可以说,如果没有专家的帮助,有时这种帮助来自于他的妻子或孩子,他在电脑上连网页都找不到。
但有一次,1997 年他看到一位朋友在旁边的电脑上敲了几下键盘,马上就把一位作家的全部书目列了出来,并附有读者的评论以及 1~5 星的评级,他作为基金经理的脑洞一下子开了。亚马逊书店的经营模式并没有超出他的理解范围,网上书店的业务和干洗店一样容易理解。可惜他没有深入思考去发现这种新型购物方式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亚马逊书店抓住这一机遇拓展市场的能力。他错过了一只 10 倍股。当然,按现在的市值,亚马逊岂止是一只十倍股,而是千倍万倍的股票。
网上销售与传统零售并无本质区别。无非是把店面搬到了你的电脑屏幕上,省却了去商店去市场逛的时间成本,同时货源集中,也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余地。对商家也同样如此,销售面更广了,竞争也同样更激烈了。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提供了巨大的规模效应,买卖双方都得以节约了成本。于是,网购开始蚕食传统商业的地盘。
大家一定都记得小米创始人雷军和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女士那场著名的 10 亿元的赌约。其实这互联网领域还有一场更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