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节 长波的预言(第1页)

熊彼特周期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研究经济周期运动的理论,他把每一个长周期划分为 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 40 个月,中周期约为 9~10 年,长周期为 48~60 年。而长周期契合的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和炒家们辨识出的最长的周期了,也被称为康波。

[图片 1]

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

1924~1925 年,前苏联的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写作了《经济生活中的长周期》一书,奠定了康波研究的理论基础。按他的解释,这也是一个技术革命推动型的周期,周期的前 15 年是衰退期;接着 20 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此后的 10 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 5~10 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在康波出现前,已经有学者试图将经济周期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比如德国学者门施在 1870 年代研究了 110 种技术创新,通过统计创新最初商业化时间,画出了创新发生时间——创新频率曲线,结果曲线呈波浪形的长期波动趋势。曲线表明技术创新的高峰时刻正是世界性经济萧条的中期。因此,他得出结论,经济萧条是技术创新迸发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结果表现为经济增长。

[图片 2]

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示意图

康波是个很神奇的理论,康德拉季耶夫甚至用周期理论推断战争发生的时间,他指出,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长波理论是如此有魅力,以至于近百年来有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