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
作为中国的投资者,经常能听到抱怨,A 股没有价值投资的生存土壤,中国没有价值投资人。其实这或者是一种偏见。
很多投资大师都高寿,约翰·邓普顿活了 105 岁,费雪 96 岁,施洛斯一直投资到 86 岁,直到 2012 年以 95 岁去世。格雷厄姆也活了 82 年。如今巴菲特的搭档芒格 94 岁了还在工作。看惯了市场涨跌,价值投资者宠辱不惊,心中有定数,这或许是他们保持健康的诀窍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只有高寿,复利才能显著地起作用。通俗来说,慢慢来,活久见。

[图片 1]
可 A 股的开市才 20 多年的时间,投资者从市场中学习,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总需要时间。尤其是财富的积累是呈现指数般增长的,只有到了后期,年岁很大的时候才爆炸。这些价值投资的特征都是现在不能显山露水的。
其实,国内颇有一些价值投资者,他们中一些人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只是没有大众明星般的名声罢了。「圈内」曾有中国复制巴菲特策略最成功的三个人的说法,三人有好几个版本。概而言之,价值投资者中较有名气的是赵丹阳,但斌,李驰等等。
有一位李剑,知名度不高,现在百度搜索基本都搜不到了,但在 2005 年他在深圳市民投资论坛上的一个演讲,奠定了他在价值投资中的江湖地位,演讲中他明确提及了茅台、张裕、云南白药、双汇、同仁堂、上海机场、伊利股份等在十余年后看都值得投资的大牛股,而显得愈发有价值。

[图片 2]
李剑
李剑的演讲精髓可以归结为「三不主义」,不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做预测。他用十二个字概括巴菲特的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