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追赶型股市(第1页)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当我们步入工业文明带来的指数增长的时候,全球经济体的增长实际上是不平均的。我印象中有一位发展经济学家给出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工业革命后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就像一个养马场,隔出一段时间就放出几匹马,首批放出来的马要在丛林中自己找路向前跑,要跨越障碍,要在杂草丛生的荒野中踩出一条路。所以这些马的速度不可能很快,他们以一个中低速的稳定的速度向前行进。

后面的马则可以借鉴前前面的马趟出来的道路快速地跑,追上前面的马。于是这个世界的经济版图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图景。最初放出来的马如美国和欧洲国家一直以一定的速度,其实是不紧不慢的低速度在前面趟路,这是先发国家。后面的国家借鉴着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消化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边干边学,所谓「干中学」。

实际上,当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英国周边的国家都算得上是落后国家,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追赶上来,英国的资本传输到美国,美国凭借广阔的腹地后来居上,整个近现代历史就是一幅国家间相互追赶竞相超越的过程。

按照马场放马出栏这个比喻,世界最终将是大同世界,所有国家都走上现代化道路,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可实际上 200 多年过去了,世界反而变得愈发不平等了。工业革命前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与贫穷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不过一两倍,现在美国的人均 GDP 是印度的 30 倍。200 年财富差距急剧扩大,就是因为有的国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可大多数国家还没被放出马栏,即使放出来似乎也没走上前面的成功的马匹踩出的康庄大道,而是陷入了不知所措的迷茫中。

好了,今天我们并不是讲发展经济学的原理,而是讲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讲东南亚和东亚国家和地区发展出来的追赶模式,「雁阵模式」已经这种模式下的股市特征和投资机会。

东亚模式的领头雁是战后的日本,从 1950~1989 年,日本股市从 85 点涨到 38900 点,历时 39 年,这个涨势可谓浓缩了美国股市 100 多年的精华。有人会说,日本在经济追赶过程中是不是物价飞涨,指数完全失真了?其实不是,从二次大战结束到 1950 年,是战后日本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生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非常不足,国民生活极为贫困,这一时期是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到了 50 年代日本经济就走上正轨了。50 年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