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A 股曾经流行的投资策略(第1页)

同学们,大家好。

上一封信讲的是低估值的投资策略。今年我给大家讲一讲 A 股中曾经流行的投资策略。这些策略都非常简单,类似于让大猩猩来投标选股,可有些策略相当成功,足以说明 A 股在又一个蛮荒的市场转变为一个成熟的有规则的市场的过程中,可谓遍地黄金,当然,也是遍地陷阱,选择不同的策略,或者天堂,或者地狱。可以说是一念之间,决定了人生。

记得在 2015 年牛市中,已经转入私募的王亚伟曾有这样一个发言,他在一场演讲中向听众展示出一组 PPT,结论是 A 股市场其实长期回报率很高。2005~2014 年的十年,A 股的年复合回报率达到惊人的 22.7%。

这段时间,若看大盘指数,这十年间上证指数从 1300 点涨到了 3300 点,涨了 2000 点,有一倍半的涨幅。若按照复利的计算方式,5 年后上证指数涨幅就超过了一倍半。可王亚伟却描述出一个加速快跑的图景。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对此,王亚伟给出的解释是,「低回报印象来自指数编制的不合理性」。

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圳成分指数,编制的方法都是按照权重。有些股票的股份才几千万,有些则是几百亿几千亿,编制指数的时候就要考虑权重的影响。一只大盘银行股涨一个停板,指数就可能涨上十几个点,而一只小盘股的大幅度波动,在指数中可能连一个涟漪都留不下来。

王亚伟的 22.7% 的复合回报率,实际上是不考虑权重,不考虑大盘小盘,用算术平均数得出来的。这就意味着,你每只股票都买入同样的钱数,就会取得每年 22.7% 的回报。也就是说,大家不去考虑权重,去平均的投资 A 股的话,其实回报率是很高的。至于为什么大盘股拖累了 A 股的整体走势,我这里只给大家一个例子吧:中石油上市最高炒到 48 元,现在却只有几块钱,可这只股票仅在 A 股中的流通股就有 1600 亿股。很多大型国企上市价格高,圈钱多,却在吞噬股民的财富,也吞噬了指数,吞噬了中国股市的成长。

王亚伟还做了另外一个比较。他们把所有 A 股按照市值大小分为四份,把静态 PE(这代表成长和价值的划分)分为四个等份,从而得到了四四共十六种组合。这 16 种组合里,市值又大、市盈率又最低估的是大盘蓝筹股组合。得到的结论是,价值投资的结果是跑赢成长投资的。

A 股估值虽高,波动又剧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