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第1页)

同学们,大家好。

投资者投资企业,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收益。收益从哪里来?有人说是从后来接盘的投资者那里来的,但那岂不是庞氏骗局。有人说是别人赔的钱变成了自己的盈利,那指的是赌场,是零和的博弈。而正常的股票市场的盈利应该来自于企业的盈利,是上市公司通过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养活了林林总总的证券市场从业人员,还带给了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收益。

公司经营,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无论是开设一家洗车棚、还是创建一座汽车制造厂,无论是像我这样写专栏,还是像腾讯那样拥有一个汇聚了上 10 亿人的微信,无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盈利。但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不一样,像我这样写一封信至少花费一天的时间。腾讯不费分毫之力就守住了每一个「土里刨食」的苦逼自媒体的流量导入的大门口。当然,腾讯还是很克制的,没有过分发掘他们的媒体变现的潜力。而微博就不然,微博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只能不停的在你的页面上植入广告。

到了苹果手机那里,那可真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了。苹果对应用商店内出售的应用产生的费用悉数收取 3 成费用,你购买了我的这 100 封投资信,如果是通过苹果的应用商店里购买的,199 元的收费,我们就会被苹果截留近 60 元的费用。这一硬性绑定收费由来已久,俗称「苹果税」。

[图片 1]

乔布斯向世人展示第一代 iPhone

当年乔布斯开发苹果手机是非常隐秘的,堪比我们的两弹一星,开发者对家属都不能提及。他们开疆拓土,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可当 iPhone 第一代发布时,它的上面仅有 iTunes Store,只卖音乐,根本不能安装游戏。好在这是一片处女地,一片比其他所有手机都有吸引力的处女地,Jobs 说了「我就直说吧,iPhone 上需要第三方的本地应用」。Jobs 振臂一呼,百万开发者直奔而来,苹果收 3 成,开发者也很高兴,他们在别处收不到钱,这里收入有保障。苹果给了大家饭碗,还是个金饭碗,开发者感谢苹果还来不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