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到的价值投资者,要么是分析师、咨询师,要么是职业投资家。可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朝九晚五的业余人士。作为一个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也无法专业调研企业的普通人,难道我们就没机会染指那些大牛股么?
费雪是调研的行家。他曾说,认识一家公司的管理有点儿像婚姻:你要真正了解一个女孩,就必须和她生活到一起。在某种程度上,你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的管理,也需要和它生活在一起。

[图片 1]
菲利普·费雪
费雪的闲聊法听起来诱人。如果我们一本正经地去访一家上市公司,能指望着保安向我们敞开大门么?如果去参加股东大会,董秘们的回答的是否都是官方字眼?闲聊躲开这些的被设置的障碍,把有关人员的真实想法挖掘出来。可是真实的想法未必就是正确的讲法,你得闲聊多少人,得自学多少专业知识,能够把这些知识归纳成真知灼见?
互联网似乎开启了一扇闲聊的大门,网络上我看到了一些类似炒股俱乐部似的交流平台,大家都把自己了解的行业动态拿出来,知识共享。还有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股吧这样的交流平台,拉近了各行各业投资者的距离,可以无时无刻地闲聊了。可是,如何在海量信息里发现有价值的,又考验你的分辨能力了。
彼得林奇在他那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里曾专门辟出一章来讲如何获得真实的公司信息,他经常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旅行,一家公司接一家公司进行参观,各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总裁、副总裁以及证券分析师滔滔不绝地谈论公司的资本支出、发展规划、成本削减计划以及所有其他与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有关的情况。但他仍觉得,所有他知道的,业余投资者也能获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开和透明,今法律法规要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季报以及年报中透露几乎所有应该披露的信息,行业贸易协会在其出版物上会报告行业的总体发展前景。
小道消息总比公开披露的信息让人更加感兴趣,在饭店吃饭时无意中听到的只言片语,或者亲戚朋友一句神秘兮兮的诸如「徐翔正在坐庄呢」往往比公开披露的文字信息的影响力大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