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节 技术指标,物理学的启示(第1页)

图表分析的好处是直观,可以显示多空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但依据直观经验获得的结论只适于定性,不适于定量。很多时候,投资者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定量化的,比如,一只股票,已经连续小幅上涨了五天,接下来,他总是想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延续上涨走势呢,投资者需要对这五天的走势模式有一个明白的描述,对未来的可能性也有明白的概率提示,于是,量化的技术指标就出现了。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均线,其实均线分析搭建了技术指标分析和图表分析的桥梁,均线图既是一种图表,穿越均线又给出明确的买入卖出信号。

描述股价走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股价运动的速度、波动的幅度、买方与卖方力量的对比等等,都可以用物理学上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予以研究,不过,这样的方法研究出的结果与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理解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比如股票价格上升了,如果是带量的突破,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向上抛出的物体,起初速度很快,但是随着物体越飞越高,速度就变慢了。熟悉力学原理的人一定清楚,物体在离开手之前,受到手的作用,处于加速状态。可一旦松手后,物体处于的是减速状态,直到速度为零,地球引力的作用最终使物体以加速度状态落回地面。股价运动却要复杂得多,在突破时,抢买的力量是最大的,这时的股价犹如受到手臂的抛射力量,但一旦突破完成,量度升幅达到,市场又将受到其他力量的左右。其实,即使是突破后一瞬间,股价的受力也远比只受地球引力一种力量影响的物体复杂。

MTM(动力指数)

物理学以「距离/时间」表示速度。在股价走势中,时间是很容易度量的指标,因为所有的坐标系的横轴都是时间,距离也是现成的,走势图的纵轴,表现的就是价位的变动。因此,当人们想利用图表上的有限资源描述股价的运动时,速度是最容易得到的工具,在技术指标中,这样的速度被命名为动力指数(MTM),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命名者深信,速度的变化反映了价格背后的推动力量的变化。

MTM,也就是动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简单地书写为:

MTM=(当天收市价格-n 天前的收市价格)/n

物体的运动,可能是歇歇走走的状态,也可能是匀速,各式各样的可能性都存在,速度的测算不过是一个平均状态罢了。股价的动力指数也是一样,一个平均速度,并不能描述股价在运动过程中的变数,只是静态的表征,股价在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