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刚开设这个课程的时候,确切地说是 2017 年最后的半个月,大家一定见识到了利率与股市之间的简单而直接的对应关系。
比如 12 月 27 日这一天,早晨证券部的理财顾问发来一个消息,告诉大家,有股票的可以抛一些,换成 3 天的国债逆回购了,年化收益率都高达 15% 了。虽然这是跨年的回购,3 天的期限,因为新规则, 3 天元旦节假日借钱方也要支付同样的利息,等于是 6 天 15 % 的收益率,相当高了,这天下午股市就跳水了,相信很多人都听了建议,或自觉地这样操作了。这就是利率的诱惑。
股票是否值得投资,得看资金的价值,货币是有时间的价值的,钱放在那里,存款会得到利息,也应该得到收益,全社会给予实体经济的平均投资收益,其实就是衡量股市回报的最好的参照物。我的理解,一家企业能稳定地提供现金回报,我们完全可以把股票看出是一笔长期债券,如果利率能长期稳定在 4%,能提供 4 元回报的股票就值 100 元,能提供 8 元回报的就应该值 200 元。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社会平均投资收益,从安全的角度讲,是银行存款利率。可在当今的中国银行改革,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存款利率和资金市场利率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如现在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 1.5%,可稍微有一点儿理财意识的居民是不会按这个利息把钱存在银行的,货币基金的利息,要高出一倍还多。这个时候,我相信应该是用货币基金的利率,来衡量这个社会的资金最低预期收益。如果你肯承担更大一点的风险,可以把钱放在信托里,利息会更高。直接放在企业,就是购买股票。

[图片 1]
你的资金,放在银行、放在信托、放在理财公司,之所以给我们的利息少,实际上还包括他自己的运营成本。直接投资公司,就免去了中间商需拿去的这一块,实际收益率就会提升很多。另外,直接投资一家企业,还要承担这家企业经营失败,乃至倒闭的风险。如果我们投资很多企业,对单个企业提出的利润要求肯定比整个企业的平均的要求要高,这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