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今年房地产的一个突然的现象是抢人大战。最早发起抢人的城市主要是所谓的「新一线城市」。本意是吸引因过高房价而被挤出一线城市的青年才俊去就业,成就这些二线城市的产业发展。但很快,这场抢人运动发生了质变,一些城市以落户、购房资格以及购房优惠等条件吸引人,实际上是与楼市去库存挂钩。库存见底后,就再也看不到抢人了。

[图片 1]
2017 年以来,多个城市掀起「抢人大战」
中国的政治结构决定了政府以政绩驱动。这是几十年来各城市间追求 GDP 的主要驱动力。可近年来 GDP 考核弱化,包括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新的考核体系取代了旧体系。过去城市执政者很喜欢讨论经营城市,把城市像企业一样经营,创造招商引资的环境。可现在这些问题都虚化了,代之以看谁的土地收入更高,谁的房价坚挺。资金就是一切,有了钱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此,「抢人」变成了「抢客户」。
当然户口和房价打折构成了相当的吸引力,但从长期看,却难以一辈子留住人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入。所以即使是以炒房子为目的参与到一个城市的楼市,也应该以更长远的角度去观察它的城市定位,产业聚集和城市规划,这点经历了近 20 年的炒房经验积累,投资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投资不过山海关。
先来谈区划。当深圳被选定成为桥头堡改革开放,它还只是一个县域的范围,宝安县摇身一变成了深圳市。曾经有一段时间还恢复了宝安县建制,特区区域再度收缩,城市建成区基本集中于比邻香港的狭长地带。
深圳陆域面积为 1991 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凡是与深圳经济规模相当或相近的城市,土地面积都数倍于深圳。不过,比邻的香港土地面积却是深圳的一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