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封信我们讲到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各有绝招,但自从找到了土地出让金的这个大招数,所有其他的都退而求之了。也正因为此,前一段央视大力宣传晋江经验,就是因为不炒房的地方政府太少了。
土地财政的两头,一边是廉价的农地补偿,另一边则是高昂的商品房楼面价,一本万利的买卖很容易使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形成依赖。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 2001 年的 1296 亿元,到 2014 年首次超过 4 万亿元,2017 年又超过了 5 万亿元,16 年间增长超 40 倍。土地财政收入已经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是地方财政非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收入对地方政府是如此重要,你会发现,地方政府虽然总是在公开场合打压房价,暗地里却总是靠计划经济之手,推高房价。计划与规划就是推高房价,再大卖土地的主要手段。

[图片 1]
先说计划。供地计划这里就略去了,望文生义,这是土地市场调控的最主要手段。我们说一说那些看似是平抑房价的手段,看看它们到底能否产生实际效果。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却是面积最小的超大城市,深圳的「家底」薄弱,早在 2013 年深圳就面临无地可售的窘境。近两年招拍挂出让的「一手」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开发越来越依赖老旧土地的更新建设,城中村和工业设施被推到重建,更新为居住或商业项目。2015 年,深圳房地产住宅用地 90% 以上来自旧改。
与征地拍卖不同的是,政府并不直接参与旧改。旧改的目的也很明确,是为了城市更新,为城市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旧改耗时费力,开发商面临着诸如钉子户等拆迁难题,从旧改的实施项目看,政府从旧改中所获土地出让费用仅为一手土地拍卖的零头。这个意义上,深圳楼市的暴涨完全和政府无关,只是当土地资源枯竭时供求逆转在价格上的表现。并且,旧改项目多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开发商倾向于兴建高端住宅,最大化利润,从而进一步推升了深圳的房价。
</p>
<p><script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