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
道氏理论从实践中来,其最吸引人之处在于简单易用?道氏理论谈到:当一日以上的道琼斯指数运动造成方向净改变的幅度大于指数价格本身的 3% 时,称之为「上升浪」或「下降浪」?当后续上升浪突破前一高点,且后续下降浪终止于前一低点时,则表示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中;反之,当后续上升浪终止于前一高点之下,且后续下降浪突破前一低点时,则表示价格处于下降趋势中?当道琼斯工业指数与运输指数同时处于上升趋势中,则可确定整个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反之,则可确定整个市场处于下降趋势中?当然,两指数的相互确认并不需要发生在同一交易日?
因为我们观察走势都是从最近的,即时的行情开始,实际上我们计数趋势也都是从小的波浪趋势开始的,直至大型趋势。但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反而是大趋势,这是需要注意的。
当我们确定了一个趋势开始的时候,这就提供了精确的买卖点?不过,趋势确认后虽然能平稳地获取利润,但从价格而言,最好的买入或卖出价格已经消失了?现在对道氏理论最大的批评,莫过于认为道氏理论信号的延迟性,只有趋势展开之后才能真正认定,而不能提前预示,但这又何尝不是众多技术指标的弱点?

[图片 1]
约翰·迈吉等人所著《股市趋势技术分析》里提到有人对道氏理论「信号太迟」的指责?「道氏理论是一个极为可靠的系统,因为它在每一个主要趋势中使交易者错过前三分之一阶段和后三分之一阶段,有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中间的三分之一的阶段?」或者干脆就给出一个典型实例:1942 年一轮主要牛市以工业指数 92.29 开始而以 1946 年 212.5 结束,总共涨了 119.58 点,但一个严格的道氏理论家不等到工业指数涨到 125.88 是不会买入的,也一定要等到价格跌至 191.04 时才会抛出,因而盈利最多也不过分 65 个点或者不超过总数的一半,这一典型事例无可辩驳?
但从长期而言,市场中难道不是那些坚持规则,多看少动,坚持确定性的交易者笑到了最后?从理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