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佛祖都说了些什么?》,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 28 万字,我会用 25 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佛教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理论,以及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变迁的过程。
提到佛教,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老人在庙里烧香拜佛的场景,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并非如此,佛教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两个熟人在无意中碰面,会说「咱俩真有缘分啊」。当我们突然被人点通,明白了一件事,会形容为「当头棒喝」。这里的「缘分」和「棒喝」其实都是佛教概念。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思想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地渗透到生活里的。
与拗口的佛经不同,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即使从未了解过佛学的人,也可以从中收获丰富的佛学知识,感受佛学的发展变迁。佛教宗派繁多、竞争激烈。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艰深的佛法、严苛的修行无疑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佛教从最初的小乘佛法发展到后来的禅宗,经历了一个「限制越来越少,修行越来越轻松」的过程。如今,我们还常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禅宗小故事,其实已经与早期艰深的佛法相去甚远。
本书作者林欣浩,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理工科背景为他提供了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他将复杂的问题梳理的极其通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佛教变迁的来龙去脉。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佛教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原因是它具有严密的逻辑,还为人们提出了解决痛苦的方法;
第二个重点是,佛教的发展更迭经历了一个「限制越来越少,修行越来越轻松」的过程;
第三个重点是,笑到最后的儒家思想。
1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佛教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原因是它具有严密的逻辑,为人们提出了解决痛苦的方法。
佛教最初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它的很多主张其实是和汉文化相悖的,比如出家,要离开父母、抛弃家庭,传统上看来这是忤逆不孝;还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但在儒家文化里,人与人之间要遵守森严的等级制度。
而且,中国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的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对其他地方的知识一向不屑一顾。在这种不利局势之下,佛教在中国却大受欢迎,一举超越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它究竟有怎样的特殊优势呢?
作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