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如果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心里不知道有多么高兴呢!但是如果知道是这种结果的欢迎程度,那么他会怎么想,就没人知道了。
实在是他的大名在后世中广为人知,不过就是不好的声名罢了!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由此可见,冢中枯骨的名号真的是实至名归啊!
现在他竟然能够当上联盟盟主,真的不知道联盟大军的胜算在哪里啊?
不过,经过几天的整顿,联盟大军虽然士气依然不振,但是终于摆脱了那种死气沉沉的局面。
各路诸侯聚集在袁术的中军帐内,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
曹操分析道:“现在我军士气不佳,需要一场大胜来提高士气。不然败退是必然的。”
袁术可不想自己刚刚就任盟主,还没过几天盟主的瘾就退位了,现在也是广纳群言,力争夺得一场大捷。他看到大家都是有些沉闷,忙说道:“诸君不必担忧,大家群策群力,本盟主就不相信,胜不了董贼。在座的各位都可以提出见解,我们共同商议。”
大家对于袁术能够听取别人的一件还是很意外的,不过没人去反对,这是好事啊!
大家都沉思着应对的计策。
袁术打量着众人的脸色眼神变化,希望可以找到他们的破绽,为自己出个好主意。
还别说,有三个人的眼神变化被袁术观察到了。
第一个就是曹操,其次是,陈登和王朗。
袁术对陶谦道:“吾观陶太守帐下人才辈出,不如.……”。
陶谦看向两旁的陈登和王朗,见到两人没说话,不过面色凝重,但是都有自己的发现一样。他对二人道:“有什么妙计,就说出来吧!大家商议一二,也好击败董贼。”
陈登看了看王朗,轻声道:“景兴兄何不试言一二!”
王朗无奈一笑,对大家拱手,道:“那就有朗试言之,不对之处大家予以商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