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机遇(第1页)

劳教人员的移交工作,常健几乎是全程参加了,总共调出近二千名劳教人员,他主要是办理档案材料的交接;对方要求给一些档案柜子,经钱科长发话、常健才敢给。当年还调入犯人近一千人,收押新犯一千多人,刑满释放六百余人,脱逃犯人七十九名,捕回逃犯六十名。

第二年,平合农场又收押新犯二千多人,调入犯人七百多人;全场脱逃犯人六十名,捕回逃犯三十八名。

劳教所成立的初期很混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平合农场的干警外出追捕逃犯时,经常可以抓到从劳教所逃跑出来的劳教人员,如果不帮着送人过去、而是电话通知劳教所来领人,有时侯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你们就把他放了吧!让他自己走路回来,我们没有空闲、也没有专车去欢迎他……

劳改劳教系统开始大批招录干部……陆陆续续搞了几年,主要对象是系统内四十岁以下的职工:有一定工龄、一定身高,身体健康、表现良好,通过相应的考试、考核以及培训后,录用为国家干部。平合农场招录的第一批干部数额,基本顶上调到劳教所干部所余的空缺。后来又招收应届毕业生、手续比较严格,常健的小弟体重差几斤差点当不成干部,有的人身高差一公分也不行。

伍彬、华云、黄晶、柯良、魏林、小高等一大帮青年考上干部,其中年纪最大的是行政办公室的老韦,他原来是负责话务电线维修工作,曾经和常健一起抓获过逃跑人员,凭着高小文化程度和机灵也考上了;他(她)们将参加省劳改局举办的培训班,华云的父亲被抽调去负责培训并筹备劳改工作学校。

原来与章政委搭档的场长,在政委调动的同时改任“顾问”了。

上级破例任命陆仁为第一副场长及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把“场长”这个位置留空。因此,陆场长就是农场的二把手,他曾任过十四队的政治指导员(当时常健母亲任副队长);后来组织上调其出国到非洲当了几年的农业专家,刚刚才回到国内,属于比较吃香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家对他也很尊重。

场党委对中层领导干部作了小幅调整,其中:钱培任狱政管理科科长,韦杰任教育改造科科长,汪俊任教育改造科副科长……

兰政委和陆场长“搭伙”的初期,两个人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与历届的领导班子大不相同,而且他们都很赏识年青有为的普通干部。

一个星期日的早上,不知道是兰政委还是陆场长中的哪个,出面叫钱科长安排常健开摩托车带他俩下队检查工作;说是小汽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