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官(第1页)

自从覃明成为专职团委书记之后,平合农场将这一职位固定设在政治处(挂靠组干科或者宣传科),并按有关规定逐步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

覃明在团委书记任上好些年了,尚未正式享受到科级干部的待遇,而且“工作干得正欢之时”被调离政治处,好象也没有充分理由,他显然不太甘心;虽然也提了副科的职务,可谁都看得出来:“含金量”已经有所不同。

常健性格内向、人不活络,打心里就不想搞“政治”和青年工作,可是“组织上”偏偏要他与覃明互换位置、交接团委书记的职务。因此,常健从一楼“管教科”上到二楼政治处宣传科时,覃明匆忙把团委的印章和有关文件留给他,就下楼去就任教育改造科的“第三副科长”了。由于没有办理正常的交接手续,常健就等于是代理或者兼职,宣传科的业务和团委具体事情都要做。

人们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常健要考虑如何打开工作新局面。此时,其新婚妻子吕梅在十公里外的七大队(有个小单间房屋住);因为交通不便,俩人一般是每周末相聚一次,算是两地分居,他无嘏解决这个问题。

常健的初步想法:一是改选各单位团支部,二是恢复团刊,三是做好宣传科副科长的“本职”工作。至于团委换届这件大事,他个人认为:只能看“覃书记”的心情,以及上级领导的态度,不能象“政变”一样、过于急迫。

农场下属的各单位,除学校之外有二十四个团支部;学校因为是青少年特别集中的地方,设了一个总支部加四个团支部。由于各支部早该换届了,常健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给各单位发个“改选团支部”通知并限期完成任务,待各单位上报名单时、及时给予批复。常健“大印”在握,一个人就包办了。

新的团支部名单中,常健注意到以下人员:

二大队团支部书记魏平是个一般干部,他还是吕梅的高中同学;副书记是刚提拔的副大队长兼任,说明其还没有入党或者准备入党。

四大队团支部书记是年轻的副大队长兼任。

吕梅是七大队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而伍彬只是普通团员)。

十大队团支部书记也是副大队长兼任。

派出所的小何是场部团支部书记。常健入党后、就算是退团了,如今代理团委书记,等于是第二次入团,偶尔也会参加场部团支部的活动。

加工厂团支部书记叶伟是个一般干部,副书记是副厂长(老团员)柯良兼任,俩人的年龄差不多,据说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