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机遇在北方韵酿(第1页)

第五十六章、机遇在北方韵酿

柯莲笙回到老家,原本计划小憩一阵子,但前来借钱的人,就差踢坏了柯莲笙家的门槛,弄得柯莲笙只好每天白天去县城里玩,来躲着这些借钱的,上一章已有描述。

借用一句说书人的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辽东家具公司的韩民,从三老板那里得知投行南天门支行的工程已经结束,可以来结算货款了,就亲自来到上京收货款。

自然,韩民就知道了天龙公司即将关闭公司,解散人员,也知道了柯莲笙前些时已经回了老家。

韩民收完货款,离开天龙公司回去后,心里一直在想柯莲笙的事。

韩民原本想把柯莲笙挖到自己这个公司来,可不知什么原因,他的香港老板怎么也不同意,他就只好作罢。但现在天龙公司就快解散了,而柯莲笙也回老家有些时日了,韩民总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但想弄到自己公司来,老板那儿又说不通,就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韩民突然想到一件事:他在顺海市的多年好友胡人杰不是曾经给他说过,顺海这地方,不太好找家具方面的杰出人才,要他在外面如果碰到有合适的,就托他帮着介绍吗?何不把柯莲笙介绍给胡人杰呢!

韩民和胡人杰两人,曾在辽东某县政府做过同僚,两人官阶职务虽然不同,但相处甚好,私交不错。官场上,每隔几年,最多十年八年,就会异地调动,这是官场明规则了,所以他两人在一个县共事了几年后,胡人杰就调到了顺海市,韩民也调到了辽东的另一个县级市里,做了招商局局副局长。

胡人杰到了顺海市几年后,发现了一些商机,就办了个留薪停职,一方面吃着只拿工资不干活儿的空饷,一方面动用官场资源,先在城里开了个娱乐城,赚了点儿钱,又发现了顺海的钢家具、钢栅栏等钢制品商机,再到城郊搞了一大片非常便宜的山坡地,修了一个叫“顺海兴业家具公司”的家具工厂,专门生产钢制文件柜、保险箱等产品,也承接工地现场定制。

顺海市有的是机械方面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再加上胡人杰本人也很爱动脑筋,兴业家具的氧化技术和喷塑技术,做得还非常不错,他们厂的产品的表面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而且他们自行研制的走珠导轨,比南方五金厂家生产的专业导轨还更好开好关,更能承重,所以生意也就很快兴旺起来。

胡人杰的“顺海兴业家具公司”有了起色以后,他专门到南方家具发达地区去看了一趟。回来后,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