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名不正,就言不顺
在车间里逛,柯莲笙还发现,开料师傅很有点儿特别,这人约三十岁,却留了一部又长又黑的络腮胡子,接近光头的浅平头,配上络腮胡子,让人不怀疑他是土匪强盗都不成?
但看他开料时,对精密推台锯的尺寸和角度很是认真,而且很纯熟,但就是不愿用余料,大块大块的长短板子,全甩到废料堆里。有一次,柯莲笙因是木匠出身,认为很多“废料”都是很好的正料,就说:“师傅,这些料都能用啊?”可大胡子丝毫不理会他,该甩还是照样甩。
这个大胡子,没事时,一个人就坐着发呆,也从不和任何人搭话。柯莲笙出于礼貌,碰到了总要先招呼他,但他从来都没听见一样。柯莲笙就有些好奇,一次问他:“师傅贵姓?哪儿人?”
他还是不理会。
柯莲笙就问张利,张利说:“好像是姓强,不知是哪里人,反正是个怪物,油盐不进,但他两口子开的料很准,也就没人跟他一般见识。”
后来在厂办公室看到花名册,柯莲笙才知道他叫强图山,江西人,两口子一组,专门开料。
柯莲笙想通过礼貌性交流,和工人们拉近关系,为以后的想法做些铺垫,可这个厂的工人就是怪,要么不理他,要么就叫他“问当官的去”。
总之,工人不过百来个,人与人之间总是怪怪的,这让柯莲笙百思不得其解:我没得罪过他们啊?怎么涪山新厂的工人不像这个样儿呢?于是总想弄明白,问题到底在哪儿。
柯莲笙原本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的细木工,对徒弟要求相当严厉,又教多年书,就更变成了一个认死理的迂夫子了,自然看不下去所有流程的工人都这样胡乱应付,也担忧紧张、甚至敌对的人际关系,于是,有一天去找到焦厂长:“焦厂长,我向您反映点儿问题。”
焦厂长几乎从来没有听谁反映过问题,见柯莲笙刚来不久,就有问题反映,来了兴趣:“坐下说,你能反映问题,这很好嘛!”
柯莲笙坐在焦厂长办公桌对面,说:“我感觉得,各车间的流程安排得不够合理,应该作些调整,流程之间就可以不走来回路,交接起来就更方便。”
“这是刚开厂时,程厂长安排的,一直用下来,也就习惯了,以前没人提出过什么意见,就延续下来了。但重新布局车间,这段时间正在生产,不方便搬动设备,得等到春节期间,工人放假后,报请总经理同意,才能重新布局。”焦厂长答复道。
柯莲笙又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