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方平和妹子在支书家又干了个把星期了。
方平干的活就是相框产品的第一关——裁线条。线条分为塑料线条和木头线条。塑料线条便宜,木头的就要贵好几倍了。这些线条都是厂家生产之后,把样品挂在支书家的摊位上,外商选中下单以后,厂家就会马上按需要的米数把所线条运过来。这卸货的工作就要落到了裁条工身上。一捆塑料线条大概七八十斤重,扛着还是省力的,木头线条一捆就有一百多斤,笨重得很。线条厂的送货工就是打开集装箱车后车门,上去把线条拖下来,剩下的工作就归裁条工了。往往一车货卸完,方平的衣服都会湿透。
一起裁线条的还有一个四川的小伙子,年纪比方平要大一些,他已经在其他相框厂裁线条好几年了,今年才换到支书家里干。他不住在厂里,早上来得迟,夜里收工又早。送线条的车为了避开上下班的高峰期,都会选择早晚两个时段送货来。这可苦了方平,所有的线条都是他扛。有什么法子啊!四川大哥住的地方离这边足足有20里地,总不可能打电话去叫他骑着自行车过来扛吧!他即使来了,货也卸完了。方平心里很憋屈,但是他不说。
刚开始裁条子的时候还是四川大哥教他的。一个相框四根条子,每根条子的头上都要裁成四十五度才能拼接。这角度怎么裁,长短怎么定,都是有一定诀窍的。不过,方平的脑子还是好使的,他一看就会了。
支书家的相框都是方的,要嘛长方形,要嘛正方形,具体大小要根据画的尺寸来定。不过市场上也基本固定下来几种常用规格。所以,不忙的时候可以适当备一些存货放在那里,一旦遇上有急单、大单,就可以派上用场。支书交代方平:在确保完成每天的订单任务之后可以适当裁一些常规品种预备着。
每天吃晚饭的时候,老板娘就开着车回来了,她把一天的订单简化成各种规格、数量,贴在墙上。工友们上前一瞧就知道明天的活有多少了。
这个时候,支书就要问方平了,xx线条数量够不够?明天早上要不要送货?厂里存货有多少?还需要进多少?方平要经过计算,得出一个大致的数量报给老板娘。
如果明天白天三点钟以前不能完成的,那吃了晚饭还需要加加班,不赶点货出来,一关关的都在等着呢!
方平吃了晚饭坐在门口大路边的水泥板上,支书来了,给他发了一支利群香烟。支书就开口了:“方平,这些天下来,裁条的诀窍掌握了吧?一天能裁多少框了?”
“大致2000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