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英雄没住址,领导来安置!(第1页)

在新闻媒体轮番猛烈地宣传报道之下,方平的英雄事迹传遍了稠州大地,人们因为他而认识了“千岛湖”。

方平,一个方腊故里人士,淳安县的,千岛湖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此人的生平事迹。有人说,方平是当兵出身,而且还是一名消防兵;有人说,方平是个穷苦出身,家里连饭都吃不起了,到义乌来挣饭吃的;还有人说,方平是个小老板,开着爿面店,是个有钱的主。

义乌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茶余饭后都在议论这位不要命的英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接踵而至。好多有钱的老板也赶去第一人民医院探望和慰问方平,好多人还为他捐了些钱。肖妹口袋里的钱一天一天的鼓起来,她的包时刻不离地背在身上,就怕被贼给盯上。

一个月之后,方平终于在镇领导的陪护下出院了。镇干部问他去哪儿?他装着想不起住哪里了。肖妹说,打工人四海为家。活干到哪里,就住到哪里。方平在山上造铁塔,难不成还要把他送到山上去?

英雄怎么可以没有住所呢?

不行!

镇党委班子成员经过电话合议,打算将英雄小两口暂时安置在镇政府的食堂里。肖妹可以在食堂里做点帮工,方平则让他好好休养。

肖妹乐意接受,方平嘴上不说,但是他的内心也渴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一位副镇长拿起“砖头块”打了一通,娘的!好几家企业主都要求安置方平小两口。

镇干部没有马上答应,他们对待英雄是有原则的。一、安置的活不能过重。二、要有夫妻房。三、工资不能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四、方平休养期间照常发工资,不能嫌弃他俩。五、必须要给方平交保险,今后的医疗费用一定要有保障。六、企业必须跟方平小两口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好几家企业的老板一口答应,不要说这点要求,就是给方平养老终生他们都愿意。话是这么说,可是书记还是不想把方平安置到民营企业,在这些单位,效益好的时候还可以,一旦亏损了,他们也就不会顾及“累赘”的。

在食堂呆了一个月之后,由书记和镇长一起拍板将方平和肖妹俩人安置在市第三自来水公司安装队工作。这可是一个吃公家饭的好工作。肖妹被安排为仓库保管员,方平则让他先跟着管道安装的师傅们学学手艺。虽然说俩人暂时还没有编制,只是一名普通的合同工,但是领导答应,只要安装队一旦有人退休就把他俩顶上去。前提条件并不轻松,俩人的文化太低,必须要通过自学考试或是电大学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