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老师给方平送来一沓饭菜票。十月份都过去一半了,学校是按天发的。方平是国资办委托培养的公费生,所以吃饭、住宿、学费、书费都是免费的。当然,肖妹也是一样。方平捏着饭菜票坐在寝室里数了好几遍,十分兴奋。这种待遇令他有点小骄傲。
要是爹娘知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学校升造,那他们该有多高兴啊!这样的人生,方平在读初中的时候也曾憧憬过,只是自己那个时候读书不用功,就连个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更不要谈什么中专了。在村里,自己虽然是一个工人,而且暂时还是个临时工,但是能像他这样吃上公家饭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这应该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爹娘在村里都是忠厚老实之人,他们的为人是首屈一指的,可是说起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来,那在村里还是逊色的。方家几代农民,读书不行就守着几亩薄地,过着极为普通的生活,温饱是达到了,要说小康,路还很长。
村头的打椎伯伯的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严州师范,后来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人民教师。方平记得当年村里是大摆宴席庆贺他家百年来才出了一个公家人。那个时候,方平才十岁,他也在宴席上。他看着打椎伯伯那傲气十足地神态,内心也产生过妒忌,甚至自己也有过考上一个公家人的愿望。可是他的思想与行动没有统一,成了一个务农坯。
打椎伯的儿子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教书,方平还当过他的学生。堂哥老师当年说的话,他还历历在目。那是他第一天来给方平他们上课,说话疙疙瘩瘩有些小紧张。方平看着他感觉有点好笑,一个读过师范的人讲话还不利索,还要来教书?不是看在一家人的份上,他早就在课堂上起哄发飙了。慢慢地,这位堂兄老师说话变得流利起来,还给同学们加油鼓劲。
方平记得当年的话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再过三年,你们就要经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你们这45位同学当中肯定有某几位同学升入高中,升入中专。等毕了业之后,你们当中可能有人还会去上大学。将来在你们这些人当中有当老师的,有当工人的,还有的可能还会当干部。但是,在此之前,你们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靠近目标,希望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前程努力拼搏,顽强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接下来,这位堂兄老师还跟同学们谈起了理想。方平记得,当初的他说的理想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他说,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国家工人。好多同学讥讽他。工人?那还用你去理想吗?我们长大了不就是工人嘛!现在的孩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