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小傅是雪琳家雇佣的工人,平日里就开着个皮卡奔跑在市区的各大五金店里采购一些零件。今天来接她们的就是他。他看见她家的工厂主业就是代加工嵊州一家大型制茶机的钢架子。这种钢架的主要材料就是角铁与不锈钢铁皮,这两种材料是由嵊州厂家提供的。雪琳的爸爸早年毕业于浙江省机械制造学校,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中专生。毕业后,他曾在义乌市通用机械制造厂做技术员。后来,厂子倒闭,他也就下岗了。雪琳的母亲也是机械制造厂的工人,手上有着过硬的焊接技术。他们夫妻俩只要拿着机械制造图纸就能把机器制造出来。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迫使他们夫妻俩自己创业,从一家家庭作坊做成现在的工厂。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雪琳打小就在工厂里长大,她对机床,钢板,铁块,焊枪,割枪,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她父母的工作十分繁忙,没有空闲管雪琳。她就像一头野牛,桀骜不驯。创业初期,不仅要拿订单,还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最为主要的是找钱难。夫妻俩经常24小时连轴转,以至于雪琳几岁都忘记掉。所以,夫妻俩总感觉欠闺女好多,总想弥补她。雪琳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升学,夫妻俩也没有怪她,就让她在厂子里学了一门焊工手艺。本来姑娘家家的拿焊枪总是不太尽人意的,但是有母亲这个大焊工在前,闺女学焊工就变得理所应当了。
雪琳17岁进厂,先后跟了四位师傅,学得一身好手艺。除了管道,剩下的钢板、钢架、铁皮啥的都不在话下,甚至她的焊接技术超过了厂里任何一个师傅。就连她的母亲也败在她手下。从此,雪琳在厂里就变得骄傲自满,谁都不放在眼里,那些之前教她的焊工师傅反过来挨她的骂。大家碍于她是老板的千金,私下里都让着她,省得老板老板娘不高兴。奉承话听多的雪琳经常在厂里吆五喝六的,动不动就甩大小姐脾气,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以至于厂里好多老工人都跳了槽。大家实在吃不消她的折磨。
去年下半年,市里面举行机械制造行业的焊接比赛,雪琳代表厂家去比赛竟然得了一等奖。就在评委问她是哪家学校毕业的时候,她窘了。一个没有进行正规培训的姑娘凭借常年的焊接作业,得此殊荣着实不易。临走时,评委专家要求她去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一下,考证只是个过场,关键是把焊接的理论知识学习一下,注重安全操作,摒弃那些不安全的操作习惯,走上正轨。回到厂里的时候,她跟爸妈说,她要读书。这个决定把她的爸妈吓了一跳。如此固执的一个囡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