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桥村的坎上也就两户人家,还有一户是外乡过来入赘的,与加林一家相处得不是很融洽。从大会堂边走台阶而上需要走两百来步,平日里挑个粮食,搬个家具都挺累人的。方平早就想换个屋基重新造一幢。买来一辆摩托车都不能拖到家里去的,实在是不方便。这个事情本来也不是很急,本想打工挣到些钱之后,再想办法造新房。可是现在碰上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家的屋后的禁柴林里有一块石塔裂了一条缝,一块上千斤重的大裂石摇摇欲坠。
村长来来带着乡干部跑到加林家的屋后勘察过一回,只是建议他们家迁移,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方平心里有点恼火,爹在村子太忠厚了,啥事都喜欢认栽吃亏。这样危险的房子不能住人啊,这万一半夜里塌下来,后果则不堪设想。方平思前想后,又爬上后山仔细地察看了一番,那块随时都有可能滚下来的巨石上压着尺把厚的积雪,加重了滚下来的概率。
方平回到家里,加林正在整理一些粽叶,看来他是想出门去卖掉了。
“爹,我就要出门去打工了,你说这样的房子让你和娘咋住人?我不放心啊。你们俩都随我去义乌算了,等我们挣了钱就回家重造一幢。”
“娃,哪有你说得那么简单呀!村里哪里还有好地基?再说,我们在村里又没有靠山,当干部的不批我们地呀!”
“爹,我去说。我就不信当干部的也是村里人,总要管我们的。目前,我们不是要造房子的事,而是要先搬家。不然的话,实在不敢去想。”
“娃,你还小,来来根本不认你的账啊!”
“他敢!他今天不给我一个答复,我就去乡里告他去。”
“尕娃呀!可不敢啊,他通着天呢!”
“他就是通到海底我都不惧他。奶奶的,总要讲个道理的。”
肖妹和娘坐在一起纳鞋底。这是徐梅第一次教儿媳妇学做布鞋,旧时候刚进门的媳妇就是要学会这个本事,这是她在村里立命的根本。只要新郎官一穿出刚做好的新鞋,村里的女人就会围上来评价。鞋子的式样、做工以及耐穿度就是她们评价的标准。做得好,羡慕;做得中等数,挖苦;做得差,那就要嘲笑了。徐梅为了教会儿媳妇,她打算把毕生之经验全都掏给儿媳妇。
“哥,你去是可以的,但是说话要讲究策略。不要像炮筒似的对准就轰,那样只会激化矛盾。你是去解决问题的,就先站得低一点,把重点要害说出来就行,至于爹和娘去义乌先不要说出来。你一说,他又不放在心上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