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射离不开火箭,华夏经过改造的火箭生产线,最大火箭生产直径达到了20米,火箭发射重量达到1500吨,上面级的有效发射重量达到了60吨,各国科学家见到如此庞然大物无不骇然,这个还是华夏吗,在大家印象中华夏也就玩500吨级的国家,什么时候有这东西了。
火箭制造并没开放,但是人造月亮的生产车间都让大家学习,原理操控都可以敞开学习,试组装,模拟运行都可以学习,
宇航员训练是分开的,过程只有宇航员清楚,第一批运载的只有杨得龙一名航天员,这个也是有原因的,他上去要构建人造月亮核心舱,可能时间也要半个月,不是人多就能行的。
其实也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杨得龙带的东西远不止60吨,有小花花辅助,带的东西高达500吨,前几次发射都是华夏宇航员,就是为了掩盖这个事实的。
华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发射进入倒计时,指挥员开始读秒:“10、9、8、7、6、5、4、3、2、1,发射!”
橘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巨大的箭体开始升空加速,杨得龙也正缓缓的脱离地球。
下面观看的众女,挥着手,尽管杨得龙可能看不见,但是这是份心意,也是份祝福。
发射室没有往日的嘈杂,只有安静和大屏幕上显示的正常字样,这个发射场由一台核心智脑控制,每个小终端都是智脑的一个子系统在运行,火箭也是一个智脑在控制,光这一点就节省了6吨的重量。
三级火箭不断升空,一级级的火箭脱离了箭体,速度正在逐渐加快中,到达指定位置,上面级开始发出蓝色的离子流,矫正位置。
当杨得龙知道后伸出大拇指的时候,全世界沸腾了,预示着世界最大的人造天体要诞生了。
一节节的太空舱好像变戏法一样从飞船中拿了出来,这一过程当然大家都没看到,十五天时间一个巨大的空间站成型了,下来就是拼接人造月亮了,5个500吨级的火箭载着华夏20名航天员升空了,基本上都是给养和安装骨架的零部件、一部分人造月亮面板。
接着是10火箭陆续升空,输送其他国家的宇航员上天,安装6000米直径的人造月亮那是那么容易的,按照计划大家要花费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杨得龙在华夏宇航员上去后,就返回了地球,等大家安装好后,他还要飞上去一次检查,同时带给养上去的。
有离子发动机,杨得龙返回并没有自由落体,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