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农村老人去世,除了迎三、迎五等待亲人见老人最后一面,每天晚上还要守灵,即使是大夏天也要把尸体送到火葬场冷冻。在出殡时还得拉回来,举行活汤、火化、入殓和正式的殡仪大典。在老人入土为安后,就是从死亡的日期算起,二十一天为三期,接着还有五期、百天、周年、三年、十周年对老人的祭奠仪式,而三期和十周年是最为重要的。
另外,在山东农村都有院的讲究,凡属一个院的都是亲人,只不过分为几幅,也就是几辈人,一般超过五幅就远些,总之还是一个老祖宗,都有辈份上的血缘关系。
在一个院中分为多少家,每家都有儿女,尤其女儿出嫁后来参加殡仪大典,贵女婿要付大礼金,还要带着三鲜贡品等,就是中午吃饭都要以礼相待的去饭店热情招待。由于各家的不同,女婿家都不在本村,也要通知他们院里各家来参加并随礼和吊唁,越是院大的来人越多,殡仪大典就更加隆重。
因为大鹏岳父是在阳历5月3日去世,农村从旧历讲就是阳历的5月22日为三期。而大鹏不知道那天回来多少人,在21日那天在饭店订了六桌菜席,向老板说有可能是五桌,有可能是七桌。大鹏再去买酒买烟买炮买纸,筹备三期时来人到家的招待用具。
最为难以计算的是亲戚能来几人,亲家能否前来,本院各家大部分都有在化工厂上班的,是不是那天有特殊事情的人来不了?这一切只有随之自然了,但是,不能不做好准备,不能小气,那会被乡里乡亲们笑话的。
22日那天吃过早饭,华英去借马扎板凳,大鹏去前楼门市买了白酒、香烟、啤酒、还有十斤鸡蛋,鸡蛋是送给刚做手术出院间民老婆的,这也是院里人来往的情节。
华英买回来两双白色胶鞋和白鞋带,据说老人过世三期要换孝鞋,大鹏和华英把鞋换上,把鞋带是替换系腿白布带,这不知是什么讲究,对于孝帽是等中午去坟上才戴的。
姨兄弟海英打来电话,厂子电源改造他来不了。姨姐夫、姐姐来了,大鹏在家中接待。本院的人先后来了近二十口,确实有的因上班来不了,总之各家都有代表来参加,这比起大鹏岳母去世时是截然不同的。
头天华英让丽君买来韭菜,他们娘俩在等待来人中包饺子,那是准备去坟上的贡品,还有鲜鱼和已经脱毛的鲜鸡,有酒、有香以备之用。大家开始散开火纸,各家拿来那么一大堆,还要用百元大票在成打的纸上排印着,那象征着给故人的钱财。有的人是用手分拨开纸钱,有的却用酒瓶逆向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