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再见李时珍(第1页)

服部半藏看了眼身边的几名扶桑忍者玩家,“三组人马轮换着做三件事,以五天为一个周期,十五天的时间刚好轮一圈,这样谁也不吃亏。”

几名扶桑忍者彼此对视了一眼,最终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服部半藏的提议。

另一边,戚继光睁开眼睛看到了一幅久违的画面,一间不大的屋子,石头与泥土堆砌的墙,茅草搭建的屋顶,木制的小床,此时戚继光正躺在上面,竹制的桌子、椅子等简单的家具,还有一个人,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的老人,正是戚继光离开无名山村以后再也没见过的师父李时珍。

“师父!”

戚继光从床上坐了起来,声音有些哽咽,眼睛有些湿润。

李时珍眼含微笑的看着戚继光,“你还知道有我这个师傅啊!”

李时珍说的是责备的话,语气中却听不出丝毫责备的意思。

戚继光老脸一红,摸了摸鼻子,颇为尴尬,“徒儿从这无名山村中走出以后经历了颇多的事情,所以一直也没抽出时间回来看看师傅,但徒儿其实一直是挂念着师傅的。”

李时珍捋了捋胡须,“你有这心就好,这次回来可要多住几日啊。”

戚继光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的师傅。”

李时珍笑了笑,“我让你在这无名山村多留几日倒不是想让你留下来陪陪我这个老头子,只是上次你走的着急,师傅我的一些本领你还没有学去,你这次走之前我争取把我所有的本领都交给你。”

戚继光心里一暖,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李时珍欣慰的看着戚继光,“上次你走的时候,为师只将一本《本草纲目》传授了给你,那是因为那时候你在为师这里只学了草药学的知识,也只能看懂那本《本草纲目》,但你可知,为师除了《本草纲目》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著作?”

戚继光茫然的摇了摇头,在中国,提起李时珍或者《本草纲目》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要说李时珍其他的著作或者他的生平事迹,知道的人却不多。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