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意想不到的生日(第1页)

一场大胜让刘庆心里,稍微得到释怀,和队友之间也不在那么僵硬,偶尔大家还会开开玩笑,鼓励自己。下一场比赛又是何时?真让人期待呀!打开手机翻看着赛程表,竟然还要等上半个月?

早上八点没有比赛,独自训练的他仿佛又回想起在马德里训练的场景,好想回到以前,把这一切重新来过。但也只能想想,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等等!回忆到四月十五日,好像是谁的生日?我好像一直记在心里,挺有印象今天怎么想不起来?刘庆扣了扣后脑勺,却始得不到答案。轻叹一声气;”看来是我想太多了!“

他以为自己压力太大,索性出去放松一下,走出训练基地,坐上一辆薄荷色的的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广州司机人挺好,也非常热情,二话不说就往著名景点带,车停在位于广州东风路中山纪念堂旁,观音山南麓。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suenzhongshan先生的革命功绩而建。经询问,中山纪念堂原址是清代一座衙门。辛亥革命成功后为督军衙门。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就设在这里。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炸毁了一切。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后,人们决定在此地建立中山纪念堂。1929年奠基,1931年建成。

走进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堂内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

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系中山先生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5000人。

纪念堂草坪上屹立着一尊5米高的全身塑像。像下的座基上刻有中山先生于1924年4月12日手书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纪念堂建成后,还经历了一段非凡的历史风云。抗战时期,日寇轰炸方州,炸毁了纪念堂的屋角。1945年9月17日抗日战争胜利,驻广州的日军,在此签字向中国政府投降。新中国成立后,按原样全面修复,并加建铁栏围墙。西楼辟为史迹陈列馆。

仰望塑像肃然起敬,听着不朽的历史故事。一颗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