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九章 改变(第1页)

嘉靖的出关,当然是因为各种事情都算是尘埃落定了。

在出动了甲士袭杀不成以后,清田查口的行动就已经成功了,谁都阻挡不住,反抗不了。

再加上又有了胡宗宪被弹劾,并且把人押到了京城来,嘉靖也闭不住关了。得出来跟内阁的大臣们议议国事了……

在过去的三个月的时间中,王言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整个大兴辖区之内给彻底的清田查口了一遍,上到八十岁人瑞,下到才出生的婴儿,再到大户人家的佃户、奴仆,甚至是辖区内合法注册的道士、和尚,牙行里没有卖出去的奴隶等等,全都登记造册。

在大兴衙门的户籍信息中,可以找到大兴辖区内的每一个人。在土地信息之中,可以找到大兴辖区内的每一亩地。

王言直接发了告示,还让清田查口的人宣传,告诉百姓们,在大兴的地界上,禁止买卖土地。私下交易,全都是违法的,是要被官府处理的。同时还说了,今后大兴本地的杂税会逐渐削减,直至没有。甚至连田租,将来也要削减。

毕竟在大明来说,田税实际上是三十税一,十税一可正经是重税了。但看起来是三十税一,实际上乱七八糟的税可一点儿不少,古代大多都是这个样子。


而王言则是已经取消了相当一部分的大兴本地的杂税,只在田税上收,一来一去百姓实际上是减少了负担,让百姓赚的更多的。

另一方面来说,百姓少缴的税也都在清洁费上翻倍的找回来了。同时百姓们还能参与到大兴的各项建设中去赚银子,日子比起以前不是好的一点半点。

尤其是很多家里人丁多的而又没分家的,老父亲做家里的主,让家里出一两个人去工地干活赚钱,余下的人更多的负担农活,这样是什么都没耽搁,家族赚的银子还更多了。

在这一点上,王言是下力气算了种地与工程的开支、收入,最终才定下的工价,使得在工地干活的收入稍稍的高于种地的所得,又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差距,让人们完全放弃了土地,维系住这个平衡。

目前已经是到了六月份,土地早都已经耕种完毕,没有太多的农活。劳动力都到了各个工地上赚钱,甚至都是自带干粮。

资源有限,王言没有管饭,不过发的银钱其实也覆盖了他们的吃喝,怎么都是赚。同时百姓们再去购买粮食,也算是一种消费了。

东城范围内的粮商,早都被收拾服了。王言说什么粮价,就是什么粮价。当然这是在没有天灾人祸,导致本地粮食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