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三章 升官(第1页)

王言没说假话,他是真的无所谓去到哪里。

他对自己也有认知,去处只有两个,要么是外放边疆,要么是继续留在京城。不会让他去别的地方瞎折腾。

哪里都有势力范围,哪里都有话事人,王言去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在地方,王言手段多,自己又能打、命硬,还胆大包天,与中枢的信息交通时间足够王言做很多的事。搞不好王言都在地方杀的血流成河,朝中大臣都要被灭族了,中枢才收到消息。

等中枢反应决策一番,再把信息送到王言的地头,那就什么都完事儿了……

有识之士是不会想要把王言送到自己老家主政的。王言已经正六品了,下放地方的官职定然是要升级的,官职不升权责也要重,按照王言揽权的操行,到了地方一样是爷,领导他的官员倒了八辈子血霉,估计用不上几天就得被架空。

自己的屁股干不干净,大家伙还是有数的,有几个禁得起查的,大家一样清楚。

王言‘赚有钱人的钱’的名言已经放了出去,不管到哪里,都是大家族的灾难。放到云贵之类的偏远地区,那也得嘉靖愿意才行。

很明显的,王言就是被嘉靖捧起来替代严嵩的接班人,放出来跟大家打擂台的,怎么可能放到偏远的地方去。尤其王言本身也是有着大功劳的,人们都不瞎,京城发展的怎么样那是拿眼睛看就能看到的显着变化。

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好给王言打发到穷乡僻壤,那别人还怎么放心做事?

虽然大家都在各捞各的,但也有共识,这个国家还是要有做事的人的,各个单位里,有吃白食的,但也得有做实事的,得有解决问题的。

除非是王言去偏僻的地方做一把手,但这显然也不可能。得考虑到王言的年纪,考虑到今后的晋升空间,王言才二十三岁就已经正六品了,外放出去做知府,三年任满,到时候怎么办?不到三十岁的封疆大吏吗?

那时候得有多少人遭殃啊……

玉熙宫外,一箱子一箱子的东西被太监们抬着,排着队的等候在门口,有人抬出来一箱子,再有人抬进去一箱子。

玉熙宫之内,王言拿着单子说道:“珊瑚碧树,周阿而生。陛下,这是安南人自南海采上来的红珊瑚,一丈见方,其高丈五,颜色美丽,更可药用……折银三千两。”

东西一件件的送进来,王言一件件的介绍,嘉靖一件件的看着,有喜欢当场就留下赏玩,其他的则是都送去了宫里的宝库。

从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