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父亲与母亲(第1页)

第262章:父亲与母亲

从赵立新的角度来说,总想着,不干则已,一干就要彻底解决柳林镇通往北部山区的交通问题,顺便解决柳林镇的镇区道路问题。因为这次审批公路路款,他是下了大功夫的,国家村村通专用资金,一下子下拨了一百一十万。经过他不懈地努力,拉上司筹和司谋两兄弟一起,不断地向市府申请项目补贴,他们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市府,市府方面决定把闻泉回乡创业这件事树立为冶州市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一件旗杆性事件,于是,大手一挥,竟然也下拨了一百一十万配套资金,如此一来,按照原先的三级支线公路的建设标准,国家和冶州市的下拨钱款,基本上就满足了所需的全部资金。

这让赵立新自然是心花怒放,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将镇区的道路也一块修补一下,即便是国家村村通项目办的人监管比较严密,不能修补镇区其他道路,至少也可以趁机把原本就属于柳甘公路的镇区段拓宽改造提升一下,总是可以吧!

所以,赵立新的想法是,从柳林中学到华河桥这段公路,也要拓宽路基,改造提升。

而冶州市府的意见是,专款专用,这次修路,必须优先解决从柳林镇到后峪村的三级支线公路的新建上,不能挪作他用。更不能用来提升柳林镇的镇区道路上。如果将来柳甘公路建成,符合验收标准,项目款有盈余,允许柳林镇用来提升镇区道路的建设。

瞧瞧,这是什么话,可能有盈余吗?仅仅按照三级支线公路的标准,来建设,11.6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280万项目资金。国家给的,市府下拨的,两者合在一起只有240万,柳林镇是个穷镇,没有钱贴补,沿线的后峪村是全市最贫困的村庄,更是不可能!河岔村的经济情况要比甘泉村要强得多,但是,闻泉已经放出话了,不让甘泉村和后峪村掏钱,难道还能让人家河岔村村民出钱不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河岔村早就说过,人家宁愿不走这条路也不会掏钱。因为河岔村就在柳林镇的斜对面,与柳林镇只隔了一条甘泉河,人家想到柳林镇,完全可以沿着甘泉河南岸的沿河便道过去。虽然绕路,但是,不需要掏钱呀!如果走这条路,也是直接从甘泉河上面的漫水桥过河,到柳甘公路,沿着现有的镇区公路就可以了,何必要掏这个冤枉钱。一言以蔽之,你们柳甘公路修与不修,对河岔村影响不大,修了更好,不修也行,反正要钱没有!这不仅仅是村民的意见,也是河岔村整个村委会的意见,可见,在这件事上,河岔村干部与群众意见是出奇的一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