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划,头一批先开工建设20栋两层单体洋楼,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完工,解决社员燃眉之急。
玉米播种工作由于大家齐心协力,终于顺利完工,整整用了52天的时间,而这时已经是夏至节气了,不过还不算太晚。
就在刚刚播完种子的第三天,一场大雨预约而至,其实就是碰巧了,十天以后,玉米从土里全部冒了出来。
看着娇嫩的绿芽,白莹忍不住眼泪掉下来了,她想想自己和大家吃的苦,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
她对李局说:“常言道:“见苗三分收,我们现在已经见到苗了,是不是可以算做收了三分了?”
“还不行,小苗时期是最容易遭受虫害的,等到过了幼苗期才算是躲过了危险期。我建议把人员发动起来进行查找,反正现在暂时也没其他活干。”
白莹听了说:“你说的有道理,以后玉米这块有什么活你就看着安排,我现在要盯着房屋建设这块。”
建筑公司的徐总是个退伍老兵,人高马大,说起话来直爽响亮。
“哎呀我说白总,凭我的人员技术,给你干这个活那是小菜一碟,关键是你这里交通不便,从这里到山外的芝麻县城,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进来,大车跑不开,没办法我只好用三轮车小拖拉机送料,你说这活干的多憋屈。”
白莹见徐总抱怨,问他说:“徐总,这条路从县城到这里有多长?”
“我跑着车试了试,将近80里路这么长。”
“你说这条路咱们两家合伙简单的修一修行不行?”
徐总想了想说:“可以啊,我观察过,这条路两边没有大深沟,只要找两辆推土机推一推就宽了。”
“好,这事我委托你去找机械,费用均摊。”
“没问题,我现在就让人去找。”
徐总找来了推土机开始推路,由于路宽了,进来了大车,进度大大加快,15天以后,小楼的主体全部完工,开始进入内部装修。
白莹和李局商议,过些日子要乔迁新居。
“李局,你说咱们该如何安排房子的分配?”
李局说:应该先让大学生们住进去,还有这些刚来的妇女们,总不能让她们住在帐篷里。
白莹想了想,摇了摇头。
“大学生和妇女们应该搬,我感觉最应该先搬的就是施山他们,我们要想在这里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