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玲和龙军分手后,就和钱生德及小胖乘火车到喀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在喀什玩了一上午,夜晚赶到的和田。到地方后先找了家宾馆住下,然后开始计划怎样收玉。在和田各大宾馆门口,总见有维族人晃悠兜售玉石,他们自称是从挖玉现场来,因怕老板知道而急着出手,出价低得让你心动。其实,挖玉人连家都不回,又怎会整天泡在宾馆门口?这些人都是没本钱挤身巴扎而只能到河里捡卡瓦石来蒙骗外来人,或是在巴扎上赊点没人要的垃圾玉来图个小利,如果你仅凭便宜就掏钱那就上当了。梅玲是个识货的主,根本不理他们的茬。不过,她们到底没有经验,人生地不熟,三人为了不惹人注意,计划第二天每人身上只带五万块,扮作游客先收点小籽料,试试水。
新疆分南北疆,北疆乌鲁木齐和伊犁是中心城市,汉人居多。曾经在古代是蒙古人的地盘,比如北疆的“乌鲁木齐”就是是蒙古语“优美的牧场”的意思。而南疆则是维族人的发源地,和田更是维族人的聚居地,人口167万,90%都是维族人,他们的生活很穷困,但却盛产和田美玉7000年。和田玉分山料、山流水料和籽料,山料储藏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上,而山流水料和籽料都是玉农在玉龙河岸拣的。他们在河里捞,用手翻地,最多不过半米深,特别是月夜,玉和石头很容易区别,这里的玉农反反复复地在不足50公里的河道上就这样采了几千年。这种状况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变化,玉龙河边开始出现大型挖掘机。即便这样,就在2003年之前,这里大多数的维族人还不知道和田玉的真正价值。
2004年初,和田玉被评为中国国玉。从这时开始,和田地区政府牵头开始举办了第一届和田玉石旅游文化节,主导玉文化产业。7月,和田一农民在自家地里发现一块重71公斤的和田“籽玉”,据传;估价800万元以上。实际上,这位发现和田玉的农民只卖了80万,掏了80万的人转手又卖了160万,到了第三手就变成了260万,前三手都在维族买家手里,第四手到了汉族买家手里后变成了360万,折合人民币5万元/公斤。至此,这块玉已经造就了四个百万富翁,而且是纯利润,不存在什么税金和其它费用。从这时起,一夜暴富的神话开始不断在和田这片土地上上演。
梅玲最初想贩玉的想法也是看了这个报纸宣传之后开始动心的。实际上,何止是她,现在的和田早已聚集了数十万全国各地的贩玉人,而本地人更是有多达100万人都在从事与玉有关的行当。在和田,挖玉的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