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搞笑的。”
看完全部内容,希茨菲尔做出评价。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她却一点笑不出来。
因为这种,“爱一个人胜过全世界所以为此牺牲”的精神,在她看来是极其可怜又可悲的。
很显然,欧妮雅是故意被污染的。
这很可能——应该说有极大概率是格瑞斯特计划里的一部分。哪怕她对费迪南德的爱没到这个程度,格瑞斯特,或者说另一些人也会逼她这么选的。
费迪南德也许是一个很严谨很刻板的人,正是这些特质让他们选择他成为对抗邪神的守密人。
但是他心里燃烧的情感火焰并不比任何人差,为了让他能早日磨练到足以赢下“邪神游戏”的程度,这些人不惜联系欧妮雅让她做选择——是牺牲自己减轻丈夫的负罪感,同时减少他的弱点,还是继续陪伴在丈夫身边,看着他继续顾虑自己,然后大概率输掉邪神游戏。
让希茨菲尔觉得搞笑却又笑不出来的是,在很多人——甚至包括欧妮雅自己的认知里,这个选择题是邪神出出来的。
但并不是这样。
这件事发生在1966年。距离下一次邪神苏醒,也就是1973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是他们自己模拟了选择,就像模拟考试一样强行将这套题目摆在他们面前。而且每个人作答的试卷内容都不同,需要完成的目标亦是不同。
所以这么看,费迪南德为什么深爱妻子却依然做出了那种堪称断绝人性的审判,这件事就不奇怪了。
因为早就有人告诉过他,他也亲眼见到了,妻子是受到了邪祟的污染,从身体到心灵都已经在逐渐腐化才犯下的错。
到了那个阶段,他就是不想送她去斐顿堡也不行了。因为任何一个还有理智的人都不可能放任一个可能变成腐化者的不稳定因素生活在王都。
费迪南德……他应该是,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件事背后具体的真相。
希茨菲尔默默想到。
死亡球票案里的线索、巧合惊醒了他。让他怀疑11年前斐顿堡之战他的妻女可能没死,而他唯一能找到的渠道——了解当初发生了什么的渠道就是这本密码书,他想知道欧妮雅在里面记述了什么。
是的……一定是这样的……费迪南德作为这个诱饵计划最重要的参与者,这本书里记载的是什么东西他不可能是完全一无所知。
但他却不知道打开它的方法!
这一定还是格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