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
伊森有些惊讶的扬眉:“你怎么会这么想,希茨菲尔?”
在刚刚,希茨菲尔越过走道坐到这一边来,将她思考的一些东西和他说了。
她得出的结论让伊森很惊讶,因为萨拉的主要城镇都是有身份审查制度的,外来人口想要隐瞒身份随意走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勿论是来自国外。
“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似乎都抱有警惕心理。”希茨菲尔说道,“但他却愿意喝别人给他的饮料……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只加了柠檬汁的白水很容易分辨是否还有其他成分。”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他有一那么一些些,是放松了警惕的。”希茨菲尔微微蹙眉,“这可能是因为他从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地方来到了一个形势更宽松的地方,他毕竟还是人,神经不可能一直紧绷。”
“听上去有那么些道理。”伊森想了想,决定换个角度给她说明:“你知道我们平时是怎么找那些阴沟里的老鼠的吗。”
“不太清楚。”
“你住在弗洛街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了那里的警力巡逻十分频繁。”
“没错。”
“但你在黑木市的市中心却看不到这样频繁的巡逻,这其实就是一种预防措施——那些人是在查找生面孔,只要他们有所怀疑随时可以上前调查取证。”
“他们可以问所有的生面孔,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现在做什么工作,在当地是否有居所,人际关系是怎样……”伊森挥舞着手臂,“然后所有的这些信息,都会以街道、城区做出区分送去人口监管司,我们抓人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去人口监管司询问最近有没有什么可疑人员。”
“这很聪明。”希茨菲尔轻轻点头。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现代警方排查制度的雏形,只不过受制于信息传输和交通的不便显得较为笨拙,但确实有其存在的理由。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制度之所以被确立同样是因为日蚀教会。以四十多年前掀起的乱战为起始,萨拉需要有这么一张网来筛掉那些驳杂的麻烦。
虽然敌人同样可以用各种形式绕开这张网——比如在魔像之难里暴露出来的那位对街医生,潜伏了那么多年才再次发难——但至少这么做加大了敌人破坏秩序的成本。
能有这样的效果,其实就够了。
“所以希茨菲尔。”伊森满意的看着少女,“你现在应该知道你的猜测概率很小……如果尤热尼-柯柏菲真的是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