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策(四)(第1页)

许凡轻声问道:“就是你说的劳工部和社会〖民〗主党吗?”

“对,但还不完全。”郑宇点了点头“这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善工人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而这些除了靠政府的立法,引导,经济总体发展,文化宣传导向,长期上还是要靠教育普及。”

“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工人,会有更强的维权意识,自主意识,他们会懂得用合法合理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懂得以相对理xìng的思考来面对与资方的关系。”郑宇说道“更重要的是,教育赋予了他们更大的价值创造力,在与资方的对话中也更有底气。而且在生产实践上,他们的学习力更强,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样劳资双方都有更大的蛋糕可分。”

“所以,帝国的教育,虽然在前期这个阶段,由于国家整体资源,以及教育资源本身的匮乏,在义务教育上保持了一个相对的低水准,而在高等教育上集中资源培养一部分精英人才,但未来必须重点加强对义务教育和初等教育的投入,至少要把初中教育逐渐普及开,并且进一步再扩展到高中。”

郑宇深深吸了一口气:“当我们这个国家有一半以上的适龄青年都完整地受到高中教育的时候,这个国家未来几百年的发展,将无可阻挡。”

许凡沉默半晌,点了点头。

郑宇知道这人最关心,或者说最大的执念,其实还是他理想中的〖民〗主宪政。而普及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无疑对于实现〖民〗主宪政是强有力的助推,甚至可以说是基础。郑宇心知自己搔到了这位师长的痒处,自然是心头笃定。

他已经给这个国家规划了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而这个宏大的蓝图,却必须首先获得许凡的支持。他需要许凡的威望,许凡的力量,也需要许凡的智慧。他并不认为自己全知全能,而且笃信只有思想的反复碰撞,才能更好地保证决策的终极效率。

兼具历史眼光和超前思想,又深谙这个时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对政治经济实践有着直接认识的许凡,无疑是最好的对象。要说服内阁和整个中枢决策集团接受这样一个宏大的计划,也离不开许凡的鼎立支持。

“小宇,你要办教育,要搞劳动者保障,这些我都是支持的。”许凡开口说道“可这些都是间接的手段,也是需要长期才能发挥作用的。眼前你打算怎么办?现在战争结束,战时体制下基于强制要求和订单追责催生出来的产能可能面临需求不足,大批工人,甚至很多还是临时工,随时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