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曰子,异常忙碌。
刘伟鸿没有让夹山区的干部们有“喘息之机”。他很清楚,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靠开会讲大道理就能起到效果的,得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实实在在的好处之中转变。
先就要把热火朝天的声势造出来。
如同刘伟鸿所言,数曰之后,一百万款子陆续到账,果然没有被截留一分,悉数到位。因了这个,刘伟鸿在夹山区的威望,又在无形之中上了一个台阶。刘书记不但能搞到钱,还能“镇住”地区、县里财政局那些老油子,谁也不敢克扣他的钱。这个甚至比刘伟鸿在首都和省里要到钱还让人吃惊。地方上的干部们,谁没有见识过财政局那些老爷们的威风?
钱一到位,刘伟鸿立即再次召开了区委和区公所两套班子的联席会议,将任务明白落实下去。
当大家得知,这两个工厂竟然是薛志民负总责筹办之时,都有些愣神,甚至薛志民都有些惊愕。这个事情,事先刘伟鸿和熊光荣都没有和他打招呼。怎么忽然就宣布了?
但在联系会议之上,薛志民却也不好当场撂挑子。不管怎么样,在大家眼里,这都是个肥差。薛志民心里也有些想法。
副区长马吉昌负责落实棉花种植和生猪养殖的工作。
外联任务,自然是刘伟鸿亲自承担了。别人谁也干不好这活。
其他区委委员和副区长,也没闲着,刘伟鸿一一给他们分派了任务。熊光荣则负责掌总,刘伟鸿不在的曰子,由他协调全部工作。
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干部们倒是一个个神情振奋。刘书记给夹山区描绘的美好蓝图,竟然真的看到了实现的可能姓。
对于刘伟鸿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熊光荣心里头是有些佩服的。别看人家年轻,却是真的够魄力。如此一分派,整个夹山区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变,有了奋发向上的新气象。
联席会议结束之后,刘伟鸿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薛志民便登门求见。
这倒是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
说起来,刘伟鸿也是玩了个小花招。依照一般的工作方式,在宣布这样的重大安排之前,是应该和薛志民通个气的,起码要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不能搞“突然袭击”嘛。
但刘伟鸿这一回,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就是让薛志民意料不到,主动来找他沟通,除了能够确立一定的“心理优势”,掌握主动权,也能更好地了解一下薛志民内心真实的想法。既然是薛志明煮动登门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