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的几句标语口号,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盯向了他。
乔向文看过很多古书,尤其孙子兵法、三国水浒,那是反复研究。他细细打量,读了几遍,就发现了奥妙。原来,这其实是一句藏头情报,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刚好是特务想要传递的情报暗号:
今晚八时。
乔向文刚一说好,老师第一个鼓起掌来,等刚反应过来的同学们纷纷鼓掌时,老师已经走下讲台,与他热烈握手。
欢呼者有之,羡慕者有之,答案那么简单,怎么自己就没看出来呢?
下午的考试更为奇特,让这些来自部队一线的学员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老师把那么多学生带到村子里,那里正在开一个抗日演讲。
演讲的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下面的群众有五六十人,各式各样的穿着打扮,男女老少,应有尽有。
演讲好了,会就散了,学员们还没反应过来,老师突然公布考题:
这伙群众中谁有可能是外来特务?
同学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么多群众坐在场子上,大伙根本没来得及和他们说话问话,只顾着听战士的演说,这几十人中谁是特务何从谈起呢?
于是回答千奇百怪,说长的贼眉鼠眼的有,说衣服穿的过于整齐的有,说听着演讲别人鼓掌唯独一个人不鼓掌的有,说鬼鬼祟祟中途离开的有。
教员笑眯眯地一一摇头,示意大家继续动脑筋。
就在大家三三两两句,围在一起回忆刚才群众长相特征、现场异常的时候,乔向文一个人默默来到场地中间,盯着地面反复走了几圈,最后把地上的十几个烟头一一捡了起来。
细细加以辨认,比划。
同学们慢慢地围了过来。
老师微笑着,站在一边,频频点头,发出由衷的赞许。
片刻之后,乔向文给出了答案;
特务就是抽这支烟的人!
“为什么呢?”学员们齐声问道。
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凭什么靠一支烟来做出这个推断?
“你们看啊,这些人都是村里的群众,家里日子紧,所以要么抽水烟,即便抽本地产的盒装香烟,他们都把烟头抽得短短的,把烟屁股基本烧光,可是这一只呢,明显与其他不一样,抽了三分之二多一点就扔了,说明什么,说明他条件好,或者说明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