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是中国抗战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
1月7日,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机关及所属部队9000人被国民党围歼,军长叶挺被俘,刚愎自用的副军长项英被自己的副官枪杀。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兵分三路闪电突袭苏联,斯大林的作战飞机一下子趴下了百分之七十。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小鬼子出动飞机360架、军舰55艘,突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基本报销,同时,日本南方军40万人,分兵数路进攻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
一方面,中、美、英等同盟国开始联合,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全面形成,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侵略基地的日本急于向亚洲其他国家进攻,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对中国人民施加更为阴毒残酷的政治压力、军事压力,对尚拥有几百万正规军队的老蒋一手进攻,一手诱降。
山东地区西靠冀豫,北望平津,东临大海,南连陇海铁路,境内地势复杂,物产丰富,是连接华北、华中的重要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接威胁着日军南北交通的主要干线——津浦铁路。
山东抗日根据地则是中国最早开辟在敌后的重要地区之一,一直被日寇视为心腹大患,非除之而后快。特别是进入1941年后,日本侵略军采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种方式,疯狂进攻山东抗日根据地,扩大占领区。
仅这一年,就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扫荡”。
皖南事变后,与日本华北方面军暗送秋波的山东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加紧封锁,力争再来一个山东事变,彻底消灭山东境内的八路军。
这一年,山东还遭受了罕见的旱灾和虫灾,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灾荒。
外有天灾,内有,在日伪、国民党的两面夹击下,山东抗日根据地面积日益缩小,处境困难。
天灾可怕,更可怕。
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山东的党政军之间、两支主要武装力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内部矛盾。
延安焚心似火。
曾几何时,他们对山东抗日给予了无比的期望。
闻名于世的平型关大捷之后,部队中朱毛最看重、最有影响、全部由参加过长征的红一方面军精华组成的115师,与它著名的战将师长林biao就很少传出消息。林那是因为被阎锡山部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