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发这份密电的人不简单,接收电报的人,也不简单。
谁?
彭德怀!
那一年39岁的彭德怀,正式的职务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这是国民党那里发的正式文件。在我们内部呢,就叫八路军副总指挥,实际上的总负责。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的总指挥是朱德,那是德高望重,南昌起义的元老之一,但因为年龄等原因,八路军日常工作、前线指挥、战略部署,一般都是年富力强的彭德怀说了算,那年已经五十多岁的朱德,主要负责重大事项,对外协调。
八路军,第一王牌,无论对外与小鬼子、还是对内与老蒋,那都是拳头产品。
所以这封电报直接发给了副总指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彭德怀收到的那封电报的原文,江湖给你从尘封的历史里找了出来,看一下:
“陈、罗率部及陈光旅的主力(两个主力团)全部去山东、淮北为适宜,陈罗东进时,拟分布于新老黄河间广大地区,包括津浦(路)东西、胶济(路)南北在内。尚昆、小平认为可行。”
解释一下,这里说的陈,那是陈光,林biao的副手,这位115师的老师长被阎锡山的手下误伤后一直在看病,先是在延安,继而去苏联,所以本来的副师长陈光一直代理师长。
罗,那是罗荣桓,115师政治委员,此刻115师的最高领导,也是我们的主人公乔向文在山东的领导。
电报的口气看出来了吧,三名军委领导一起签名,最后还要拉上两个人的意见。
这两个拉来助威的,也是鼎鼎大名,杨尚昆,当时的北方局书记,担负整个华北敌后抗战的领导工作,按照现在的说法,那是地方诸侯,一方大员,管好多个省呢,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党、建军和建政工作,都归他管,中央不是要派人去山东嘛,征求一下他的意见,那也是必须的。邓老,改革的总设计师,那时的职务是八路军的政治部副主任,129师政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份电报把八路军的实际领导彭德怀给难住了。
放吧,谁不知道,他这个八路军的实际一把手,只管三个师,而其中打仗最靠谱、实力最强的,就是115师,这拳头部队一撤,八路军工作会不会受影响呢?
不放,那是绝对不行的,三个最高领导签发,那还能讨价还价啊。
抉择是痛苦的。
没有选择的抉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