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初战告捷(第1页)

阵阵电波。

层层传达。

罗荣桓书记的六字方针,最快速度,成为山东十几万八路军的战斗动员令。

六个字,三个层次,两个含义。

送于,很简单,于学忠将军是我们山东八路的老朋友,几年合作,总体愉快,他要调防,我们欢送,所有部队均需礼貌相待,不得有任何冲撞和冲突。

拒李,那就是拒绝李仙洲进入山东。

简单说一下,李仙洲,这也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猛将,黄埔一期,正宗的老蒋弟子。

抗战中和小日本干过好几架,业绩还不错。以92军中将军长的衔头,带领所部一直驻防皖北阜阳,对了,看过电视剧《彭雪枫》的人都知道,这位新四军的儒将,在安徽期间一直和国民党军队有争斗,那对手,就是李仙洲的部队。彭雪枫当时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后来如果不是壮烈牺牲,55年最起码扛着大将上将的肩章。他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战功卓著,被誉为“人的好榜样”。

朝中有人好做官,在老蒋的体制内,三种人重用不疑。

第一是黄埔毕业,那些封疆大员,扛着几颗星的,见了老蒋,一直是叫校长,叫得自然,听着亲切。

第二种人,浙江人,浙江人老乡观念重,老蒋的部队中,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下从文胆陈布雷,到侍卫长俞济时,再到鹰犬戴笠,无不出自浙江。。

第三种人,那就是四大家族里的人,沾亲带故,这个更不用说了。

42年,李仙洲升任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老蒋给他的任务,就是进驻山东,打日本的同时,盯着那里的。

根据分局的六字方针,八路军山东部队立刻兵分两路。

南路,115主力部队,火速出动,全力阻击李仙洲部队进入山东。

中部,山东纵队集中火力,在争夺于学忠原来管辖的沂鲁山区和诸日莒山区的同时,坚决地阻击周欣文部队的进攻,力争全歼这股不要脸的汉奸部队。

不但要地盘,我还要顺手牵羊,干掉周欣文。

山东分局这一招,很奇,很美,也很险。

效果到底好不好,就看开战第一仗。

115师集中数万兵力,一字长蛇,迅速集结,在鲁西那里扎下口袋阵,就等李仙洲钻进来。

说实话,这一路,分局不担心。

前文说过,八路军到41年的总兵力已经达到50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