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
的部队,这不时刻牢记毛伟人的游击战要诀,面对来势汹汹的日伪几面夹击,和你硬拼才傻貌呢。
抢得情报先机的纵队,一合计,为避小鬼子锋芒,除留小部队坚持内线作战吸引住敌军主力外,大部队巧妙利用地形,猛地跳出了敌人合围圈,转到外线待等待时机。
日伪合围失败,恼羞成怒,转而化合围为清剿,疯狗一样地扫荡根据地。
连续多日,日伪部队所至之处,“三光”再来,听到风声的老百姓跑了,来不及跑的,很多遭了秧。
在这次行动中,周欣文的和平建抢占了大崮区的宝崮顶、孝村、大张庄等地,积极构筑工事,企图长期驻守。
时机的捕捉,对于战争,尤其重要。
对于进攻一方,如此。
对防守一方而言,同样如此。
某种意义上,战争就是双方博弈,不断寻找机会的过程。
谁先找到机会,谁就获得了先机。
谁先掌握战机,谁就赢得了一半的战争。
小鬼子突袭珍珠港,把太平洋舰队和美国大兵炸得个稀巴烂。
希特勒突袭苏联,斯大林的战机被毁掉了一大半。
六万多日伪偷袭山东,一时间狼烟四起,黑云压城。
若不是乔向文的秘密战线拉线成功,若不是各路情报提前送达,后果不堪设想。
秘密工作,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一回,情报帮助北线部队跳出了包围圈,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然而,躲不是办法。
日伪虎视眈眈,抢夺了不少于学忠遗留地盘,甚至,占领了一些抗日根据地。
山东纵队的家乡子弟、热血汉子,岂会善罢甘休。
这一回,再次是社会部拉线成功。
怎么回事呢?
听者有心,说者无意。
那天,乔向文在和“毒狼花”秘密见面的时候,谈起了八路军一直在寻找时间,还是要坚决除掉周欣文,谈起了日军主力正在慢慢后撤,和平建正在开挖工事。。
“毒狼花”无意中提到,听张华云的副官说,张华云去了省城,好像是要和周欣文见面,相约如何配合行动,一起把他的眼中钉肉中刺--独立支队干掉。
原来,张华云看到这回小鬼子动真格的了,心中窃喜。
借日伪部队的手,如果能除掉自己的敌对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