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执少阳(第1页)

他思绪敏捷,当即站起身来,叹道:

“我父亲常念魏时旧族,曾经远赴东海,护佑崔家,以自身位格助那位崔老真人成就,所憾不过六姓流离…不曾想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青年神色郑重了,答道:

“既有旧时渊源,岂能看着道友在宋廷之中孤苦无援?今后尽管往湖上来。”

诚铅满心忧虑,深深一礼,低声道:

“不敢惊扰王驾,只是先人嘱托,莫敢违背,位处江南间,但见明阳辉光,不敢视若无睹。”

若是诚铅有得选,绝不会陷入江南的博弈,可从他廉氏的出身到师尊献珧的成就,皆有明阳之兆,宋廷的态度明显,他岂敢不从!

这绛袍青年却将他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拉着他坐下来,金光炯炯的目光很是渗人,透着几分威势,道:

“魏王即修明阳,是成人王、帝君之道,道友既为六姓,恐怕没有什么见一见明阳辉光、浅交辄止的道理,道友可想好了。”

诚铅的目光一下凝重起来,神色渐沉,明白眼前之人绝非善与之辈,不愿自己态度隐约,而是一定要一个明确立场!

他只是稍稍一顿,便道:

“诚铅至今仍属宋臣,过岭峰未还,不敢多有动作。”

李绛迁似乎料到了他的话语,眼中有了笑意,答道:

“我却不是逼迫道友,只是说清这一点…这天下的大势,人人都是棋子,各有位置,或黑或白,好计算纵横,若是这子不分明,总归有人要来试试它什么成色。”

他幽幽地道:

“等到那时再来分明,惹得不好看不说,兴许还有祸事。”

诚铅凛然,默默点头,这位殿下终于落座,一改方才的神色,面色如同春风解冻,流露出笑意来:

“如今知道诚铅是自家人,我除了公事,倒也有私事问一问道友。”

诚铅抬眉,见他道:

“不知道友修得哪道神通?”

诚铅如今算是向李家表明了亲近的意愿,自然不会忌讳神通之事,正色道:

“廉某神通名为『金书序』,乃是一道兼通他道,修得巫祝的道统,能变化资粮,常有依情景而变化的神效。”

“『金书序』…”

修士的神通往往不为他人所知,尤其是此间种种神妙,通常是修行中极为忌讳的事情,诚铅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极有诚意,李绛迁暗自思量起来:

‘倒也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