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稠的、几乎实质般的黑暗包裹着星种。自由落体时的失重感被一次又一次与粗糙管壁的猛烈撞击所取代,每一次碰撞都让它的金属外壳发出痛苦的呻吟,迸溅出更多短暂照亮周遭黑暗的电火花。它的传感器阵列在过载和物理损伤下大部分失效,只剩下基础的运动感知和断续的内部诊断信号。世界缩减为无尽的坠落、翻滚、撞击,以及系统内部不断刷新的、触目惊心的红色警报。
【能量水平:5%……4%……结构完整性:68%……67%……核心逻辑单元:离线(强制休眠以节省能量)……外部传感器:失效……陀螺仪:严重偏差……】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秒钟,下坠的势头终于减缓。它砸进了一团柔软、富有弹性的物质中,巨大的冲击力被层层缓冲,最终停止。惯性让它又向前翻滚了一段距离,才彻底静止下来。
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内部冷却系统苟延残喘般的微弱嗡鸣,以及外壳上偶尔跳动的、如同垂死星辰般黯淡的电火花。
一段时间后(星种内部时钟已混乱),最低限度的应急程序启动,核心逻辑单元被重新激活。星种“醒”了过来。它首先进行自我诊断。
情况糟糕透顶。
能量水平稳定在3%这个极其危险的阈值上,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意识活动和微弱的传感器功能,任何形式的攻击或高速移动都已是奢望。结构完整性降至65%,多处外壳破裂,内部线路暴露,左前方的工具臂完全失灵,卡死在收缩状态。最麻烦的是,与塔拉斯特的通讯链接彻底中断,只剩下沙沙的背景噪音,仿佛它已被整个宇宙遗忘。外壳上那些紫色的侵蚀纹路似乎因能量的枯竭而暂时停止了蔓延,但它们如同恶毒的疤痕,深深烙印在机体上。
它尝试激活光学传感器。视野模糊,布满雪花和扭曲的色块。经过几次艰难的焦距调整,眼前的景象才逐渐清晰。
它似乎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废弃的管道交汇处或缓冲池。四周是锈迹斑斑、布满粘稠油污的弧形金属壁,上方是错综复杂、望不到顶的管道网络,它正是从其中一个断裂的管道口掉出来的。下方则是它赖以缓冲的“地面”——一大片厚厚的、由不知名的尘埃、真菌孢子、以及某种纤维状废弃物堆积而成的松软物质,散发着浓重的霉味和金属锈蚀的气味。
这里的光线极其微弱,来源是墙壁上一些早已老化、忽明忽灭的荧光菌斑,以及远处管道缝隙中透出的、一种非自然的暗红色光芒。空气凝滞,带着一股低沉的嗡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