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并非空无,而是被巨大存在填满后的虚无。星种悬停在廊桥边缘,传感器贪婪地捕捉着下方深渊中那令人心悸的景象。巨大的、搏动着的活体核心,如同一个亵渎神明的心脏,将黑暗泵送至要塞的每一根血管。而被它缠绕着的反应堆,如同被寄生体榨取的宿主,光芒在黑色脉管的挤压下显得痛苦而微弱。目标就在眼前,却被这终极的障碍横亘其间。
19%的能量。63%的结构完整性。破损的左臂。以及一个具备高度智能和同化能力的、几乎与整个下层要塞融为一体的远古敌人。胜算低得令人绝望。
但星种的核心逻辑没有丝毫动摇。它是塔拉斯特的星种,是文明的探针与火种。它的程序深处铭刻着生存与任务的最高指令。计算,评估,执行。即使概率无限趋近于零,它也会找到那条通往目标的路径。
它的光学传感器和能量感应器同时聚焦于对面那条相对“干净”的维修通道。通道入口处有一个微小的联盟标志,表明其通往“反应堆辅助控制及冷却系统- B7区”。那是它的目标。但连接星种所在廊桥与对面区域的几条横向廊桥都已完全断裂,断裂处垂落着粗壮的、搏动着的生物质-金属缆索,显然是“种子”核心结构的一部分。
直接飞过去?能量不足以支撑长时间悬浮,而且核心区域强大的能量场和可能的点防御系统会将它如蚊虫般击落。
沿着边缘墙壁攀爬?墙壁光滑,覆盖着不稳定的能量脉络和偶尔探出的感应触须,风险极高且速度缓慢。
它的分析模块快速运转,模拟着各种可能性。最终,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方案被筛选出来:利用那些连接核心的粗大管道。
这些管道直径在五到十米之间,表面相对平整,但布满了能量传输时产生的微弱流光和偶尔鼓起的生物质囊肿。它们像巨大的藤蔓,从四壁的蜂巢孔洞中伸出,汇入中央核心。其中一条最粗壮的管道,恰好从星种下方不远处经过,蜿蜒延伸,最终连接在靠近目标维修通道侧上方的一个巨大孔洞内。
如果能够抵达那条管道,并沿着其表面移动,或许可以借助管道的遮蔽和路径,迂回接近目标区域。但风险在于:管道表面是否有主动防御?能量湍流是否致命?核心的感知范围有多大?一旦被发现,在毫无遮蔽的管道上,它就是活靶子。
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星种开始行动。它首先需要从当前位置下到那条粗壮管道上。廊桥边缘有维护用的梯子和缆线,但大多已经锈蚀断裂。它估算着距离和角度,激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