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理解的部分。
比如,很多同行的人来挖我跳槽。
圈子就这么小,新加坡的监管很严格,每个劳务公司的业绩、从业人员的信息,在政府官网上都有公示,很透明。
商人逐利嘛,这个好理解。
不能理解的部分。
比如,很多奇怪的人想抓着我认徒弟。
工作上、生活上,不论是同行、还是奇怪的人,似乎大家都在“抢”我。
有时候,我恍惚感觉自己有点像唐僧。
不过想来抓我的不是妖精,而是老大爷们。
……偶尔也有大老娘们。
为什么说是奇怪的人,而不是说修行的人呢?
因为我很难界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比如……某个人。
之所以称呼他为某个人,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
初识时,是走路遇见的。
他过来找我搭讪,非得给我算一卦。
我又很好奇他的水平,便停了下来。
他跟我介绍说他姓周,我便喊他周师父。
他说的还挺有水平的,我敬重有能力的人。
这便算是认识了。
但后来,我在不同的场合遇见他时,竟然发现不同的人喊他不同的名字!
一会儿姓陈。
一会儿姓李。
“你到底姓什么?”我问。
“姓周啊!”他理直气壮。
“那他们怎么有人喊你陈师父?有人喊你李师父?”我问。
某人振振有词:“他们?他们怎么能跟你比呢!我跟他们不过是泛泛之交,何必交实底儿!只有跟你说的才是真的!”
我这么与众不同的吗?我心里犯嘀咕。
跟不同的人介绍的不同的名字,还得能分的清、记得住,这也真是个本事。
我问:“那万一他们互相认识,不就一下子戳穿你了吗?”
对于我这种一板一眼、思维固化的人来说,被人当面拆穿谎言,是难以接受的尴尬。
“穿不了!”他相当地自信,“当面承认一个是真的,私下再去安抚另一个就行!”
我好奇地问:“已经当面拆穿了,私下还能怎么安抚?!那不得被骂死吗?”
这在我能理解范围之外。
“我会私下告诉他,某某就是个爱面子的人,当着大家的面儿,我无非是糊弄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