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刘洵的绝妙算计(第1页)

有了花期银行的这3.2亿美元,那这次的股份收购,刘洵便只要解决最后的六千万美元的资金了,这对刘洵来说自不是难事。

但是实际上,他现在根本就不必拿出6000万美元来,之前的谈判中,因为刘洵各支付了1400万美元的溢价的关系,所以合同中还有一条,这3.8亿美元的交易款,并不是一次付清,而是要分三次付清,刘洵首期需要支付他们的,只要各支付一半,然后到93年支付三成,93年支付二成。

也就是说,刘洵目前只需要向瓦伦丁和勒娜夫妇支付1.9亿美元便可,其余的,等到来年和后来再行支付。

3.2亿美元的贷款,他手中倒还能留下1.3亿美元来。

这种结果,刘洵做梦都想笑出来,这其实便是说,这次的股份收购,刘洵不用拿一分钱出来便能获得思科一半以上的股份,而且手中还多出来一亿三千万美元的流动资金,而他所付出的,便是,在之后三年中,每年会多出来四千多万的贷款利息来。

但是这根本就不是事儿,国内,哭着喊着求贷款的企业海了去了,民间借贷的融资费用可比这个高多了。刘洵相信,这一亿三千万美元的流动资金在自己手中,每年诞生出来的利润,肯定是超过五千万美元的,这次的收购结果,实在是大妙啊,不仅获得了自己最想要的思科股份,还得到了不少的流动资金。

实际上,这么一大笔的流动资金,除了拿出8000万美元注入思科外,另外的5000万美元,刘洵其实还另有他用,这次收购,不仅不用花钱,反倒等于是给他送钱来了。

至于准备注入思科的8000万美元,也只有四千万是准备用于思科的发展的,思科现在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打市场,都需要钱,至于其余的四千万美元,被刘洵计划用来在公开发行的股市上增持思科的股份。

思科90年的时候在纳斯达克上市,除了刘洵、勒娜夫妇、瓦伦丁三人共有64%的股份之外,思科的管理层、技术人员以及普通员工,持有的股份大概有12%的股份,余下的接近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都在公开发行的股市上流通,刘洵便计划拿出四千万美元来增持思科的股份。

对于未来的思科这个庞然大物,刘洵显然是希望,手里边能多一分股份便是一分,当然,受限于美国的法律,就思科目前来看,增持4000万美元,也就是百分之六左右的股份,已经是极限了。若是可以的话,刘洵倒是想把手里的钱都拿来增持股份,可惜他也知道,这显然是不可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