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真正交锋(第1页)

陆政东默默的想着,这就是矛盾。

之前由于还在磨合期或者说是周书明在观察他在经济上会怎么动作,所以周书明一直没有表露出来,现在应该是看得比较清楚了,自然也就要表明其观点了。

看来周书明对于他在引进项目环保这一块卡得比较严是有不同意见的,在周书明看来,眼下的贝湖不能挑三拣四,应该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外紧实松,喊喊口号可以,实际上则是放宽一点。

其实环境保护这只是一个诱因,问题的关键是两人在发展问题上的分歧。

陆政东是希望厚积薄发,先打基础,在两三年内能够出成绩,而周书明则不一样,周书明是希望越早出成绩越好,越快出成绩越好,毕竟周书明在省委*书记这个位置上也有几个年头了,恐怕也是心急如焚。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似乎听起来有些无奈,但是人的见识经历都各不相同,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赏一样有些或大或小的差异,以及位置的不同,任职时间的长短等等上的差异,也就导致具体问题的看待上就更不可避免的存在歧义了,那么发生斗争就是很正常的,看来观点之争从一开始就要贯穿始终,关键是怎么来引导这种争斗,让斗争化为良性竞争,让斗争竞争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才是王道。

当然周书明表达的方式还是很讲究的,在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看来,他这是在支持他这个省长的工作,但是对于在座的在政治上浸淫了几十年的领导干部来讲,却是一下就能从这样的表面文章听出真正的东西。

詹继东从侧面观察着陆政东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只是陆政东依然还是那样一副表情。詹继东也不禁有些无奈,陆政东这么年轻,可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却不比在座的任何人差,这么年轻就如此。真是如同怪胎一般……

周书明并没有长篇大论。相当干净利落的戛然而止,大概是想要给大家留有回味的余地。感觉似乎很不错。

周书明的确感觉很好,特别是陆政东的经济省长的头衔对他还是有不小的压力,能够在陆政东面前谈起这个,那份感觉难以用言辞来形容。

陆政东的表情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似乎在认真思考自己对几个地市经济发展的分析。

这当然不是自己一个人智慧,但是他确实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的,是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提炼出的观点,然后又让那些笔杆子进行了充实和润色,使之更具备逻辑性,他感觉也的确说到了点子上,包括陆政东在内的几个副书记都应该意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