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国家要上第二个大型矿业制造项目,即第二矿业制造厂,在全国范围内选点,安楠是备选地之一。经过几轮筛选,很多点都被放弃了,安楠走到了最后。安楠之所以走到最后,可能有几大原因,比如安楠四周都是山,便于隐蔽。其二安楠有较为丰富的战略矿产和成熟的矿业冶炼能力,还有一点就是为了争项目,省里拨了一笔款,将矿山设备修理厂扩建成了矿山设备制造厂,既有矿产基础也有设备制造方面的基础。但最终,因为纯战备原因,选址定在没有任何矿业开采和冶炼基础甚至没有工业基础的西部,安楠错过了这次发展机会。即使如此,由于省里的投入,安楠矿业设备制造厂也搭起了架子。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矿业设备特别是大型矿业矿山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权重一天天加大,各地开始大力发展矿山设备制造工业,投入向资源以及资源制造倾斜,全国冒出了一批小而全的矿山制造企业。贝湖省也将矿山设备工业的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将安楠矿业设备厂列产基地,加大了投入。从此而始,安楠矿业设备厂开始转型,但因为在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弱势,仅仅只是勉强维持。
在党校的时候,陈吉桥曾带领学员到各地调研过,自然也到过安楠,多次来汽车工业园采访过。对于这方面,他是有看法的。
中*国是大,经济发展是快,对资源的需求自然也是越来越大。矿山设备的发展前景自然也应该不错,可问题在于,美国那么先进。也就只有几家大型矿山设备制造厂,而国内则是多如牛毛。越做越多。将来往哪里卖?
不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家庭都有了购买汽车的能力。可购买力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对于资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但这么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达到承载极限,一旦断裂。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其二是国内很多这样的企业不但规模小。而且绝大多数根本就没有任何核心技术,根本就不具备取代进口产品的实力和能力。
l陆政东要去看矿业设备,他也能理解,这是安楠艰难转型的重要项目。安楠指望这个打一场工业翻身仗呢,抢先一步把矿山制造工业做强做大,至于后来哪个省倒大霉,那是以后的事,这个问题,留给以后的领导去解决吧。
安楠市事前得到了通知,作好了安排。可省长就是省长。陆政东一句话,下面的计划就得变。听陆政东说直接去矿业设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