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听到消息后,干脆出来见了见灾民。
随后,又邀请了一些灾民进入帐内,给他们赐坐,温言细语地询问他们的家境、田亩、受灾后的重重情况。
他问得极为详尽,从一石米的市价,到一文钱的用处,到平时的生活等等,这一番抚民问政极耗时间,不知不觉,日头已西。
朱允熥传旨,在此再驻留一日。
翌日清晨,赈灾的场面已是焕然一新。
昨日清可见底的稀汤,此刻已换作了米粒翻滚、热气蒸腾的浓粥,散发着久违的醇厚粮香。
雪白的馒头堆积如山,旁边的大缸里盛满了清冽爽口的咸菜。
灾民们依旧排着队,每人一次可领一个硕大的馒头、一满碗稠粥和一大勺分量十足的咸菜。
与昨日不同的是,食物供应不再设限,只要腹中未饱,便可从头再排,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吃饱为止。
不仅如此,官府还增派了数倍人手,新开口了更多的窗口发放食物,因此,尽管可以排第二次,第三次,不受限制,但原本长龙般的队伍反而显著缩短。
与此同时,河南巡抚郑鸿渐、巡按赵清直及各司衙门数十名大员尽数下狱的霹雳消息,已通过电报传遍全省,并以昭告天下。
随之而来的,还有几道足以撼动大明官场的政令。
设置廉政司,探察官员不法。
收地方官府审判之权,并设立巡回法庭。
严管工程建设等等。
此外,一道由天子亲笔草拟的圣旨颁行四方,其措辞之严厉,用语之刚猛,字里行间透出的凛冽杀气,前所未有!
这雷霆万钧之势,瞬间便唤醒了天下无数官员内心深处,对于洪武一朝时那些杀得人头滚滚的大案的恐怖记忆。
以往那些自恃当今皇帝仁厚,不至于像无上皇在位时那样大开杀戒的官员们,此刻方才猛然醒悟。
眼前的这位陛下,终究也是朱家子孙,一旦动了杀心,其铁腕手段绝不会逊色分毫。
当初他以储君之身监国理政时,通政司的官员几乎被屠戮一空,便是明证。
念及此处,许多曾有贪渎劣迹的官员们顿时如坠冰窖,吓出一身冷汗。
陛下这次是真正动怒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日,务必谨言慎行,夹着尾巴做官,以免引火烧身。
而对河南省的官员而言,便更是如此。
在郑鸿渐和赵清直被革职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